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2006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黄金年"
文章来源: 刘国卿 发布日期: 2006年4月6日
分享按钮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起始年,更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黄金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拉动消费、刺激消费最有效的产业。可以预见,未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也是符合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笔者分析,2006年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黄金年”,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理由。

    1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日前,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指出,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加速的时代,市场潜力巨大,坚持以扩大内需为主是我们发展经济的长期指导方针。“十一五”期间,财政部门将努力优化投资消费结构,扩大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一是理顺资源、劳动力、土地、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把投资收益转化为消费收益。二是重视研究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要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扩大中收入的人群,同时调节高收入人群。三是加强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等工作,进—步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使大家敢于消费,形成一个巨大内需动力。四是重视提高农民收入,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培育其消费潜力应将重点放在加大生活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上,放在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上。五是致力于改善供给,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

    近期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大的动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鼓励国民消费、有实力消费、敢于消费、多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环境。

    2 国家推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为汽车及零部件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广阔市场

    当前我国的形势和环境很好,主要表现在经济高速持续稳定的发展,国家继续推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发展战略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围绕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和城市交通建设,全国公路建设大发展,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各项重点工程项目,客运、公交、旅游和物资运输市场大发展,中央和地方财政力量增强,国民经济多种经济成份的形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展示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概括起来说,目前我国汽车行业面临三大机遇:一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汽车消费政策和环境的改善,以及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促进了私人购买乘用车(轿车、微型车)和轻型商用车(微型货车、皮卡)的热潮。也正如世界经济专家所说,谁能够掌握中国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谁就能具有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前景。二是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了重型货车和专用汽车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公路、铁路、民航等设施建设,为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城市交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拉动了大客车和出租车的需求。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商用汽车的需求势头旺盛。据专家预测2005年到2006年,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在600万辆到700万辆之间,零部件也将相应增长并形成更大的经济规模。

    3 国家鼓励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自主创新,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强调,“十一五”期间,要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强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境。《建议》中的这些优惠政策和措施,将极大地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步伐的加快,尤其是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自土创新的发展步伐。

    为积极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许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先后制定了本企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如上汽集团的“十一五”战略目标是:在2010年建成国际性汽车公司,整车规模达到200万辆;形成自主品牌经营体系;国际经营实现新的突破;200万辆整车规模包括60万辆自主品牌车,同时含有将近4~5万辆新能源车;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左右。在自主开发体系方面,上汽的发展思路是“三个开发”:即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和超前开发。坚持的原则是“三不一用”,那就是不完全依赖国外,不排斥外方参与,不违反知识产权,充分利用资源。在自主开发道路上,上汽要依靠自身力量逐步开发,收购国外企业,合作生产,深化战略合作合资生产,合资企业创建自主品牌,逐步建立完善的、完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汽自主开发经营体系。

    生产发动机活塞、齿轮、机油泵零部件的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已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的宏伟发展蓝图。该公司将通过未来10年的发展,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和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特别是在自主创新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市场认可的优质品牌。我们希望更多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开展“对标”管理,通过努力,形成国际国内叫得响的品牌。

    4 关税调整,国民持币待购将被彻底打破

    我国连续4年大幅度降税,人世承诺的降税义务基本完成。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将进一步降低100多个税目的进口关税,涉及植物油、化工原料、汽车及汽车零部等产品。2006年的关税总水平仍为9.9%,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由15.3%降低到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仍为9.0%。经过这次降税,我国基本完成了人世承诺的降税义务。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指出,在2006年的关税调整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继续履行中国人世承诺的关税减让义务;二是根据我国签订的有关贸易或关税优惠协定及国务院有关决定精神,安排协定税率和特惠税率;三是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以暂定税率形式,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出口税率;四是为进步落实产业及税收政策、有效实施进出口管理措施、方便税收征管,对税则税目进行了适当调整。2006年关税下降的100多种商品主要是一些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比如,进口的小轿车、小客车、越野车等汽车整车的关税将由2005年的30%降至28%,变速箱、减震器、散热器、离合器、转向器等车用零部件的关税将由13.5%~12.9%降至10%;部分进口化妆品的关税将由16%降至12.8%;豆油、棕榈油、菜子油等植物油产品将取消关税配额管理,其关税将统—降至9%,这都是普通消费者比较关心的商品。另外,化工原料也是这次降税涉及比较多的产品,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化工原料的税率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其他—些诸如部分水果、发酵饮料、纸制品的关税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以说,关税调整已基本到位,国民观望、待购的心理随着2006年的到来,已一去不复返,真心想购买汽车的国民会真正打破持币待购心理,选购自己理想的汽车。

    5 即将出台的汽车消费税为小排量汽车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为适应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后对节能和环保提高的新要求,新的汽车消费税以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限制大排量汽车为原则。有媒体报道,新的汽车消费税率为:1.0L以下排量发动机轿车消费税,由原来3%将降至2%;1.055~2.2L的税率仍为5%;大于2.2L至3.0L的,由原来8%提高到9%;大于3.0L至4.0L的,由原来日%提高到14%;而4.0L以上的,由原来8%提高到20%。有记者采访国家税务总局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相关政策还未出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汽车消费税调整后,小排量汽车的消费税—定会降,甚至有可能完全取消;而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则会提高。去年底,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司长刘治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国家将鼓励发展经济型小排量汽车。他说“对于小排量的经济型轿车,我们正和有关部门研究鼓励支持发展消费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针对目前有些地方所谓的‘限小’问题,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经济型小排量汽车的环保和性能方面的标准,将来对于符合这方面要求的,各地都要取消限制措施。同时,国家在税收上也给予一些优惠的政策。”据悉,国家对各省市限制小排量经济型轿车上路行驶的“土政策”一律取消,这将给小排量经济型轿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了市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国家大力推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随着国家鼓励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和关税调整到位。随着新的汽车消费税出台,2006年将成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黄金年”。我们期盼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抓住机遇,奋发进取,努力拼搏,应对挑战,使我国真正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