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打造中国第一安全中级客车
文章来源: 王桥 傅祥友 李勇/文图 发布日期: 2006年4月4日
分享按钮

                   ――“东风莲花”侧翻试验成功解秘

    引子:3月10日,“东风汽车”DFA6720KB型客车在国家汽车检验中心城市客车侧翻试验台成功完成我国中级客车安全“第一翻”。 不仅证明了“东风汽车”客车产品安全技术达到了欧洲制造水平,而且也同时获得了进军欧洲国家的资格证,为今后出口欧洲打通了安全绿色通道。因为东风襄樊旅行车公司产品安全技术在“第一翻”中获得的轰动效应,该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它实现安全技术领先国内,直逼客车制造发达国家的有关情况,成为用户和媒体普遍关注的问题,近日,记者带着好奇和到东风襄樊旅行车公司进行了采访。

    3月10日,经国家汽车质量监督认证中心现场检测,专家组分析后认为:“东风汽车”DFA6720KB型客车侧翻试验所有检测指标全部满足欧洲ECE-R66标准,侧翻试验获得成功!这是我国国产中级客车进行的第一次侧翻试验。继东风轻卡――“东风小霸王”成功实现国内轻卡“第一撞”之后,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东风莲花”客车又成功实现了中国中级客车“第一翻”。(本网曾作过详细报道)

    技术领先

    2003年5月12日,东风汽车股份公司经过资产重组,成立了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标志着“东风汽车”实现轻型商用车和客车底盘双翼战略的正式启动。此时,旅行车公司负债3000多万。重组后,他们不等不靠,直面困难,卧薪尝胆,埋头苦干,在客车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实现逆风飞扬。三年来,公司客车销量从2003年的303辆到2004年的606辆。2005年,客车销售再次实现新跨越,同比增长65.02%,突破整车销售1000辆大关,迈入中国客车制造业25强,在国内客车行业拥有了话语权。

    据专家分析,国内客车企业整车销售突破1000辆,通常需要5—6年时间。而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只用了三年时间,的确让业内刮目相看。

    不断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技术创新,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发展的一大准则。新品研发上,首先考虑是“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为确保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旅行车公司充分发挥整车与底盘融合开发的优势,使每一种新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和成本等方面富有成效,超越对手,确保上市成功。尤其在车身设计上,采用国际流行的车身结构,选用达到国家标准的材料,能够在遇到外力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强度来保证乘客的安全。安全与关爱,在车厢得到本真的体现。座椅清一色采用PVC环保材料制作,全部选用经过国家强制检验的产品,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座椅一改大众化的“平板型”,人们在略微带凹的座位落座,只需看一眼就感到格外踏实。给乘客装有防滑扶手。安全与舒适,保证车辆在遇到外力时没有突出物伤及乘客。成为“东风莲花”的一大特色。

    2005年,面对钢材涨价,成本增加,东风襄樊旅行车公司宁愿牺牲利润也不降低钢材等级,有一次,有个供应商以每吨便宜1000元的价格提供车身用的钢板,被旅行车公司的采购人员挽拒了。该公司始终贯彻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全过程成本控制,坚持产品的持续改进和技术创新。公司为乘客着想,在设计时作了近40多处的改进,力求更加满足乘客安全要求,公司还吸收日产的设计技术,联合“东风汽车”客车底盘的成熟技术,使客车和客车底盘达到性能匹配。为什么客车在侧翻时倾角能够达到44 º,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客车车身和底盘重心底的缘故,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好。为了达到产品设计完美,公司不断吸收客车专业方面的技术人才,和湖南大学联合开办了《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班,提高公司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为设计更好产品提供良好的基础。

    2004年3月份,北京国际客车博览会上,旅行车公司率先推出了我国9米以下第一款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二级中置客车,并被评为首届全国客车大赛中型客车最高级别奖——银奖,受到业内人士广泛关注。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产品。”公司总经理朱文灿给公司产品研发定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通过几年的新品研发,目前公司共有 “东方快车”中置客车系列、“阳光巴士”公交车系列、“村村通”客车系列、“东风莲花”公路客车系列、“东风新莲花”公路客车系列、“东风倍能”电动客车系列、厢式客货车系列等七大系列计40多个品种,以满足市场不同用户的需要。

    质量保证

    产品设计上是保证乘客的安全的前提,过硬的质量才是有力保障乘客安全的基础。“质量赢得市场,诚信铸就品牌。”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干部员工牢记着这句话。为了实践这句话,工作中,他们用心地与客户(包括质量部门等)进行沟通,确定、识别乘客的需求,直至判断这些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所有环节并加以控制,以确保对乘客的理解落到实处,05年对用户反馈质量信息解决率达100%,增强了用户满意度。

    在产品开发阶段,针对客车个性化需求的特点,质量部门先期介入,明确了产品开发中ET、PT、SOP各阶段质量管控要点,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立项解决、跟催。针对投入市场的新品,实施机动小组活动,确保了新品车辆在市场上有一个好的形象。

    在过程控制中,有效利用VES评价平台,以顾客的观点对客车进行评价活动,加强VES评价现车会管理,以案例和培训为切入点进行点评分析,对评价中发现的V1和连续出现2次以上的V2项进行QRQC立项解决,现场检查人员对VES评价中发现的事项予以重点管控,并做到举一反三,实现客车缺陷点数下降了7.75件/台。充分利用MQIC、QRQC立项等手段和方法,将市场反馈质量信息、VES评价、生产制造过程QIC质量信息与日报、生产准备阶段质量改进项目,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质量改善活动;05年QRQC立项207项次,改善187项次,实现改善率90.34%;MQIC实现改善率92.86%。

    同时,旅行车公司在国内客车行业第一家建立并运用了日产汽车公司的VES质量管理体系。针对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或不规范作业和手法,适时组织评价、督导与验证,客车装配过程管控、操作手法与效果进行了稽查、评价与验证;同时以出国车为契机,采用源头分析法,从商品企划、产品开发、生产准备、零部件入库检验、底盘生产、焊装、涂装、装配、调整、交付一直到服务的全过程各阶段进行快速对应与管控;运用重保工程监查等活动,规范作业手法与作业文件的一致性;运用自查、互查、以及不同层面的巡查、稽查、监查等形式,实现了全员参与、纠正预防和持续改进的追求目标,满足了用户对客车不断增长的质量需求,提升了公司客车实物质量的美誉度。从“第一翻”我们不难看出,该公司为什么敢于做侧翻试验,是与该公司过硬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分不开的。

    创新管理

    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肩负着打造“东风汽车”客车和客车底盘两翼齐飞的重任。侧翻实验的成功是与该公司平时严格管理是分不开的。该公司把“关心每一部车、关心每个人”落到实处,建立高效率的团队,从而保证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实行责任管理制。首先在公司内部推出目标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将设计、制造、安全等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到人,并签订责任书,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按照PDCA管理方式,做到月度有计划有总结,季度有述职汇报,公司领导点评改进,每半年有诊断分析,确保目标的受控和达成。确保公司的产品在各个环节不打折扣,100%的执行。

    ――推行项目管理。公司开创性地推行新品开发项目责任奖励办法,在客车技术、销售部门推行设计销售辆份工资制,极大地调动了技术和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新产品贡献度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树立效率管理观念。围绕“一切为了用户,快速满足用户”的工作目标,把工作分为紧急重要的、紧急次要的、不紧急重要的、不紧急次要的,打造高效管理团队。在产品开发方面,旅行车公司建立了适应性产品开发的快速体系,将工作重心前移,变被动开发为主动开发,研发人员不但要了解客车生产企业的信息,而且还要深入了解终端用户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把乘客的感受和建议收集到后,进行及时的改进,有一次,公司员工在出差在外地,主动乘公司的生产客车,与车的乘客交流,倾听乘客的心声,当了解到客车吊拉手比较少时,乘客多时刹车惯性大,没有地方扶的话会摔到,该技术人员立即进行改善,加大吊手的个数,让乘客触手可及,极大的保证了乘客的安全。同时,将技术延伸到市场前沿,积极与客车生产企业一道研究市场急需的产品,确保产品更加贴近市场,更具有竞争力,赢得时间。

    通过三年的市场开拓,东风襄樊旅行车公司客车品牌已在全国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客车销售也有了骄人的业绩,实现了三年跨越三大步,去年整车销量突破1000辆。就在记者发稿时,该公司已经接到俄罗斯的出口定单,在原来15辆份的基础上,正在追加定单,“东风莲花”中级客车“第一翻”的产生的效应已经逐步显现。

    新闻背景资料:1、ECE  R66安全标准是欧盟最严格的安全认证标准,该标准主要是客车侧翻是必须满足客车上部结构符合强度要求,检测生存空间有逃生通道,车身变形量不能符合标准,。侧翻倾角达到35 º。如果实验达到以上标准,表明该产品能够在欧洲批量销售。

着地时客车状态


侧翻后的内部变形量符合欧洲标准,没有突出物浸入生存空间


俄罗斯专家正在测量相关数据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