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高端对话:聚焦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权威云集发音:引领未来城市公交新方向
——述评高潮迭起的首次中日大城市圈交通高峰会
在倍受全球客车业界关注的第六届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期间,大会主办单位之一,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所属城市公共交通学会,联合日本国际建设技术协会、日本土木学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了国内首次中日大城市圈交通高峰会。峰会与亚洲客车展同期举办,即旨在共同探讨中日大城市交通发展的共性问题,把脉大城市交通圈的出路,为中国的城市公共交通、城际交通运输和客车制造业探寻一条科学的
城市交通发展之路。
此次高峰论坛分为主题报告、专题探讨和参观考察环保客车三个部分。上百位来自中日两国的城市交通领域高层官员、专家学者及中国部分城市客运、客车制造企业负责人,就城市交通和ITS、城市道路交通、城市交通环境、城市公共交通等诸多问题交流观点,碰撞思维。一些经过深入剖析的问题,在各种智慧的火花中找到答案,或是引发另一些深层次的有益思考,为中日大城市圈的交通发展指明方向。
当前,全球大城市交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机动车快速增长,由此带来大城市道路资源紧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出行不便,针对此问题而召开的本次学术研讨会,是以“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出路—公共交通优先”为主题,以快速公交线路助推中国城市交通理性发展。
目前,中国大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形势严峻,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由此也带来环境恶化、能源紧张等社会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已经变得十分迫切,它不仅符合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实际,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以公交系统为导向建立城市快速公交路模式。政府部门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造,设置专用公交道,推广快速公交系统,即设置公交快速专用线路。这种做法在欧洲以及亚洲的新加坡比较普遍,日本等国家近年来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在这次研讨中,中方专家陆锡明、陆化普、杨晓光和日方石田教授、矢岛常务理事、大西部长等,就“如何使城市交通更加快捷便利”发表了看法。
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政府特聘咨询专家陆锡明高级工程师在“上海城大都市交通圈发展战略”的报告中,谈到了建设上海大都市交通圈的重大意义、公路交通、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及其功能空间与需求特征等问题。陆教授指出:上海大都市交通圈在3万平方公里交通空间内,将以高水准的公路网络、多制式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为基础,形成90分钟时耗的通勤圈,为4千万人口的日常工作、生活和中外宾客的商务、旅游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
重庆交通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汽车城网站研究员、中国巴士快速交通技术推广委员会专家王健在“改善交通环境的车辆技术”报告中谈到: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最终目标,须采用巴士快速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车辆技术策略。王专家从社会分析学角度,探讨了政府制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导赂框架,指出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公共交通优先的政府政策导向,也是解决道路拥堵与环境污染等交通问题的重要举措。而且,在快速交通中还应引进智能导航巴士的先进公共交通技术,以使快速公交在运行过程中更具调度的科学性和时间的准确性。
主管上海公共交通行业的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副局长王秀宝高级经济师在“认真规划公共交通,确保世博会交通服务”的报告中指出: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这给上海城市公共交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认真规划公共交通,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在世博会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公共交通的运行管理,对确保世博会的顺利召开是十分重要的。王局长在报告中还介绍了世博交通的总体需求、世博入场交通的分担方式预测,以及世博会公共交通网络体系规划等,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两位同是公安部、建设部“畅通工程”专家组副组长的专家,上海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项目主要学术带头人杨晓光教授和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交通顾问陆化普教授,分别作了“2010世博会和上海城市交通的ITS应用”和“大都市圈面临的交通问题、挑战和对策”的报告。就“城市交通和ITS”的话题,杨晓光教授还同日本国交省道路局长谷川市长、日本中国道路交通信息化研究会黑濑会长在主席台上进行了面对面的零距离沟通和研讨。
日本方面,以荒牧英城理事长为首的日本国际建设技术协会,本着推进国际交流的目的,一直致力于日本与海外各国的交流支援。在日中两国长达30年的交流中,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已进行了13年的“日中建设技术交流”合作,并从2004年起就开始筹划此次高层论坛,使中日交通领域的交流得到再次升华。
据了解,本次论坛得到了日本政府(国土交通省)的大力支持,日方同时派出三位曾参与日本交通政策研究、制定和实施的现役官员出席会议,并在论坛会上作了有关智能交通、公共交通、交通环境方面的报告,如日本国交省国综研大西部长谈的是“城市交通环境问题”,日本国交省都市局武政室长谈的是“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此外,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日本的交通权威学者、日本运输政策研究所森地茂名誉教授,他报告了“大城市交通政策”;日本筑波大学石田东生教授报告了“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矢岛隆教授报告了“城市轨道交通问题”;日本财团法人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中心、阪田神高速杉山部长报告了“快速道路务实——城市快速交通管理”;西日铁路公交浅仓课长报告了“公共交通务实”;日本ITS报告了“智能交通务实”。另外,还有一些相关团体和民间公司的代表出席论坛。可以说,本次中日交通高峰会云集了日本城市交通相关政策、理论、规划、管理、环境、公共交通及运营管理、智能交通方面前所未有的最强大阵容。
近年间曾两次到日本考察交通问题的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副秘书长袁建光,深有感触地说: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在这个资源尤为紧张的国度,交通规划和管理已十分成熟。为2005年爱知世博会而设计建造的巨大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使爱知城市的管理,科学有序。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城市的轨道交通、无轨电车,以及连接城市之间的快速轨道新干线,综合交通和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管理等先进理念和举措,准确的电车行车时刻、先进的车站设计、周到的交通服务,日本的这些成功理念和经验教训,对发展中的中国交通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谭庆琏理事长、日本国际建设技术协会荒牧英城理事长分别代表中日双方在致辞中一致确信:此次论坛机会难得,意义深远。本次高峰会规格之高、阵容之强大、意义之重要,必将对中日城市交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中日两国专家、学者通过论坛,会在“大城市圈交通的综合规划、交通环保、交通轨道发展、公交优先的产业政策、智能交通发展”等众多领域的研讨中取得更多共识,得到更大教益。而且这对促进中日大城市交通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中日友谊和繁荣学术探讨,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卞百平理事长则把这次高峰会比喻作为中日同行上演了一场直击城市交通发展的智慧风暴。笔者概括中方诸位专家的主要观点,试图就“中国解决大城市交通瓶颈的关键是公共交通优先”的主题作一下综述。
从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向世界敲响环境恶化警钟以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人类为未来奋斗的共同目标。在这种大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大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所追求的就是经济与效益、环境与生态,以及社会进步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大城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以及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增加,环境污染加剧。为此,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国家六部委《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曾培炎对此分别作了重要批示:要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这是中国加大城市交通发展力度的重要信号,也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重大机遇。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进入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今后将围绕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四个地区,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交通和城际间交通增长迅猛。在加快城市与城际快速通道的同时,城市交通与城际交通要进行综合协调,系统规划,以尽量减少对国土资源的使用和减少环境负担。
城市交通事关城市效率、投资环境、资源配量导向、经济增长动力、居住质量等诸多方面,是世界城市给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而言,在多种城市交通运输方式构成中,城市公共交通在占用道路空间、道路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三大方面,具有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世界城市都曾面临或继续面临着程度不同的城市交通问题,也都不遗余力地将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地位、发挥公共交通作用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进程中,公交客车具有经济、环保、安全、大规模运输量等特点。若按在市区同样运送100名乘客计算,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汽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可减少近9倍,节省油耗约5倍,排放的有害气体最多的可降低15倍左右。另外,城市公共客车是解决低收入人群出行难的基本保障。世界范围的研究表明,对低收入家庭而言,交通费占收入的10%-左右,超过12%就成为负担。目前我国公共交通在城市出行中的比例仅为20%,有限的道路资源被大量低效的单体汽车所占用。因此,公交优先和适度发展公交客车就是要用有限的道路资源,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这恰恰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的体现。当然,在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应仍然拥有一定规模,布局合理、通达性良好、并与轨道紧密衔接的公共汽电车系统。
现在,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已经驶上了“快车道”。高峰会的举行,为公共交通的相关行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研讨、交流,进而达成共识,提出解决方案的重要科学决策平台。
另外,在本次高峰会间,还套开了一个“客车新能源、新技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石化、客车设计、客车制造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我国混合动力客车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新型环保、节能车辆用油;排放法规的发展,润滑油的最新发展趋势;公交车辆发动机用油的升级换代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包括发动机油、齿轮油、变速箱油、冷却液;新型环保车辆如何正确使用润滑油和冷却液及注意事项等,可谓从最宏观到最微观的话题均有涉及。会后,日方代表游览了中国著名水乡周庄等地;中方代表则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馆、松芝空调公司、东海大桥、崇明森林公园、前卫村农家乐和根宝足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