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客车业的重组、圈地事件成为了今年媒体报道客车业的一条主线时,农村客车由于今年政策的强势引导,也成为了倍受业界瞩目的一个焦点。2004年2月,交通部决定,将在3年内投资500亿元建设乡村公路;4月,交通部选取13个城市,为实现“村村通班车”进行试点;11月,交通部农村客车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启动。这一系列政策层面的引导,对于长期被客车企业视为鸡肋市场的农村客车而言,其市场命运无疑被推向了变革的边缘。
2004年11月29日,在郑州举行的农村客车标准起草组首次工作会议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交通部官员为该标准的框架进行了第一轮的讨论。记者了解到,该标准除了将直接决定我国农村客车市场的未来走向之外,在制定标准本身的过程中,极有可能遭遇在环保问题上的尴尬局面。
环保标准城乡一刀切农村客车达标力不从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8 月27日发布的[2003]144号公告显示,我国于今年9月1日起,所有进行定型的重型汽车(最大总质量大于3.5吨的车辆),必须符合相当于欧II 标准的国家第二阶段汽车排放限值。2004年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重型汽车必须符合相当于欧II标准的国家第二阶段汽车排放限值。
据悉,该公告发布之后,曾经引起过争论。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城乡同时启用相同的汽车排放标准,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农村的经济实力要低于城市,而大气自我洁净能力要比城市强,因此农村将为汽车排放标准的执行承担更大的代价,但获得的环境效益却要低于城市。
随着农村客车庞大的市场逐渐启动,这一矛盾将变的更加突出。但是即便如此,在现有的环保标准体系之下,由于农村客车通常最大总质量都大于3.5吨,因此,仍然需要遵守该144号公告要求。
欧II难成先达欧I农村客车意义在于普及根据农村客车标准起草组的调研报告,价位是影响农村客车普及的首要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性因素。由于农村客车需求的整体价位很低,通常认为能够承受的上限为6 万元,因此对于农村客车而言,每千元的差价都将形成巨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能成为构成普及的价格壁垒。于是客车生产企业在保证客 车安全性能的前提下,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在发动机的环保性能上作出取舍。
“农村客车可以选用的发动机并不是太多,但在欧I和欧II两个标准上,发动机的差价就足以达到三四千元。”一位参加农村客车标准制定的工程师向记者表示,“为了这三四千元的差价,用户往往会要求配备只达到欧I甚至排放更差的的发动机。从长远来讲,这样的发动机肯定不适合环保性能的要求,但在普及阶段,我们必须考虑的是,我们的 用户现有的承受能力。”
除了用户的承受能力之外,现阶段在农村客车中执行欧洲II号标准的必要性也得到了标准起草组部分专家的质疑。由于农村本身具备的大气环境自我洁净能力远远高于城市,而在农村线路上行驶的车辆也不密集,因此,在农村客车中普及欧II标准,对于农村大气环境的改善效果甚微,但却可能由于价格原因直接阻碍当前农村客车的普及。如何在“ 适应环保”以及“尽快普及”二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将是对标准起草组整体智慧的考验。目前有客车专家表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欧I 对于农村客车而言是一个兼备价格优势和环保性能的选择。
排放受制价格瓶颈农村客车环保出路何在有统计显示,2001年我国销售了300万辆三轮农用车。由此可见廉价机动车所具有的市场空间。而希望通过农村客车来取代三轮农用车则要求农村客车也必须具备廉价的特点。有资料表明,美国的汽车排放标准,是按地区的汽车密集程度来分级的。密度最高的是加州,所以加州汽车排放标准最严,其次是纽约州,所以纽约州汽车排放标准次之,再其次是其余各州。有专家建议,针对我国目前城乡之间的差异,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如果对农村客车的排放标准能够网开一面,将有助于农村客车的加快普及。而另有标准起草组专家表示,农村客车的环保要求可以通过先达到欧I,再通过技术升级逐步过度到欧II的方式,为当前农村客车的普及提供便利。由于追求环保的趋势将不会改变,因此对于廉价的农村客车如何尽可能提高环保性能仍然值得研究。
目前,农村客车标准起草组对于农村客车的排放标准尚未达成一致,而据标准起草组负责人称,如果有利于农村客车的普及,将不排除就农村客车排放限值放宽问题与国家环保局进行协商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