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南新区汪家镇杨官村村委会主任张志学隔三差五都要“进城”(沈阳市内)转转,由于没有公交车,他每次“进城”都不得不搭乘“三轮蹦”。“‘进城’一趟成本太高,坐上‘蹦蹦’就得3块钱,一个来回6块钱!”张志学抱怨。由于目前沈阳周边农村尚未开通公交线路,进市内、去邻村,“三轮蹦”成了村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村委会申请公交进村
3月9日,杨官村经汪家镇政府同意,向沈阳市交通局递交了一份申请通公交车的报告。“杨官村位于浑南新区中部、浑河隧道南口沈祝公路沿线上。现有常住人口3000余人,有3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建工学院附属学院、市看守所、变电所、浑南派出所等26家企事业单位都在杨官村路段上,村民、员工出行十分不便,交通问题亟待解决。”张志学说,公交进村,搅活人气,这不仅有利于发展本村经济,同样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建议公交进村列入日程
“随着沈阳市‘村村通油路’工程的不断延伸,公交进村应该成为今后公交发展的趋势,但依目前沈阳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格局,公交进村恐怕一时还难以实现。不过,我们希望交通部门能够制定一份时间表,给村民一个盼头和一份希望。”张志学认为,交通部门在设计公交进村线路时,应选择客流大、路况好、经济条件相对较为优越的村镇。
■2004年客车先开进村
记者从市交通局了解到,今年,沈阳市还将修建柏油路1500公里,2005年,全市将全部实现村村通油路。修好了柏油路,是不是就要考虑公交进村?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交通部门和客运集团在安排公交运营线路时,首先要考虑大多数群众的出行需要。那些位置相对偏远、人流较少、预计运营状况差的农村地区暂时还不具备开设公交线路的条件,而那些纳入城区范围内的郊区目前正在逐步实现公交联网。
不过,2004年3月16日召开的全市运管工作会议明确,今年沈阳市将实施村村通客车工程,年底前实现所有行政村均通达营运客车。这一信息显示,公交进村离农民并不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