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6天的第二届2005中国华东(苏州)国际汽车及零部件展览会如期举行,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不远千里来到苏州,其多款车型成为此次车展的焦点。虽然大部分苏州人对“黄海”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但其大型公交车销量已处行业首位。
众所周知,包括上海和隶属于江苏、浙江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华东地区长三角,以卫星城为主,城市规模不大,但人口稠密、经济活跃,交通工具的便利与否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影响极大。2003年,仅苏州就接待国际游客近百万人次,国内游客2000多万人次。华东地区的客车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是客车制造商的必争之地。此次丹东黄海不远千里专程参展,可谓用心良苦。
一切由市场做主,是黄海研发和营销的重要原则。丹东黄海认识到,市场竞争就是企业的竞争,而企业的竞争更是产品的竞争,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求是检验企业经营水平高低的标尺。因此黄海在开发过程中,特别强调市场人员要充分参与,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市场,关注市场的差异化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脱离了市场环境,其结果肯定是叫好不叫座。同时,丹东黄海在新产品投放市场之前都要进行充分论证,对市场预计需求量不过百台的产品不开发,改变了以往产品投放市场“多多益善”的做法,使产品研发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开发主流产品,通过减少产品品种而加大批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及管理费用,采购的配套件也因批量加大使价格显著下降。由于科学地控制了产品的开发成本,黄海客车新品一旦进入市场即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先进的研发机制、明确的市场定位,确保了黄海产品的骄人业绩:在2005年北京公交集团的奥运公交车招标活动中,黄海以956辆“奥运客车”和100辆客车底盘的成绩独占鳌头。
如今,丹东黄海的产品结构中,公交客车占66.12%。这种以公交客车为主的产品结构显然正好切中当前公交客车是客车市场主要支撑力量的市场热点。
市场说了算,围着市场转,适应市场天地宽,是黄海在过去的几年中连续取得骄人战绩的法宝。2004年,客车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政策、市场、行业内外压力重重,而丹东黄海却能做到产销两旺、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步增长的不俗业绩,共销售客车同比增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