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从黄海夺得大单 看客车产品定位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 丹东黄海 宋喜梅 发布日期: 2005年6月21日
分享按钮

  经北京市政府批准,2005年北京公交集团采购公交车辆4000余辆,采购资金达30多亿元,这是建国以来北京公交集团的最大订单,也是我国城市公交的最大订单。这次采购车辆的特点是:数量大、品种多、档次高、技术含量高、影响力大。其中黄海客车公司最终以956辆“奥运客车”和100辆客车底盘的成绩独占鳌头。

  在市场先行的时代,市场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前景。对于企业来讲,不仅要考虑企业效益等经济因素,同时还要考虑企业形象等社会因素。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客车企业,黄海对于未来发展目标是首先要做城市公交的象征,做城市客车的旗舰。

  黄海客车的市场定位,是基于对近年客车市场发展趋势而确定的。2004年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紧接着又召开全国城市公共交通会议,要求在5年内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使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在20%以上。政府的关注与投入,必然会引起客车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年初有业内人士表示,2004年客车行业冰火两重天,2005年客车行业依然会在跌宕起伏中前行,相对于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而言,城市客车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市场需求和刺激,客车发展重心逐渐向城市客车转移。城市客车“在低档产品中重复”的尴尬局面正有所改观。例如在2004年客车行业不甚景气的情况下,丹东黄海创下了年销售客车5300多辆的骄人业绩,其中销售10米以上大型城市公交客车2177辆,位居全行业之首,这充分说明城市客车的市场空间巨大。

  在公交车产品的研发上,黄海将主产品段定位在10米以上大型公交车上,这是由黄海的研发队伍和技术装备决定的。多年的行业经验,拥有技术、管理、成本、配套等综合优势,以及与国内主流公交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都使得黄海能够洞察市场的需求趋势。黄海拥有一支行业一流、积累了丰富产业经验且稳定的研发队伍,直接与间接从事研发、工艺、质量保障的人员200多人。黄海曾经落伍在体制,而技术能力却一直保持领先,这是黄海多年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同时,黄海还具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累积的20余年客车自主开发的经验积淀。2004年,黄海公司在欧洲成立了黄海客车欧洲研发中心,将其作为直接接触国际客车发展最新动向的“前哨”,确保黄海客车技术同欧洲客车技术保持同步发展。黄海最新推出的几款新品,如13.7米三轴客车,18米前置两级踏步准低地板城市客车等在悬架等方面的独到设计,都浓缩了黄海欧洲设计公司的设计理念和精髓。黄海在公司内部设有专业的客车研究所,具备从新产品设计、试制直到检测的整个流程的独立研发能力。另外,丹东黄海是国内较早具有研发和制造客车底盘的企业,核心配套能力处于业内领先。依托30多年研发制造后桥的经验积累及独立开发前后桥、制动器、车架等关键总成的优势,使黄海客车在优化整车结构匹配、动力匹配提高承载能力、制动性能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公交客车产品的开发上,丹东黄海奉行“深度研发,适度超前”的产品策略。这是黄海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

  从2005年北京公交集团招标采购的车辆来看,城市客车对于车辆环保化、大型化、高档化、低地板化、电子化、造型现代化需求的趋势越来越凸现。对此,黄海公司总经理郝庆军说,丹东黄海必须要进行深度研发,要做客车的专用总成,有自己的专用技术。所谓深度研发,不是简单的换个车壳或灯具做做表面文章,而是要做深、做精、做透,练就“独门功夫”,要有名副其实的技术革新。黄海将深度研发的理念成功移植到进口技术和总成的吸收消化上,其结果是用户以国产化的价格享受到使用国际化总成的黄海客车。目前,黄海的每一款新品推向市场前,样车都要进行试验和认证时跑到位、跑彻底,让问题充分暴露,并得以在正式投产前完全改进。适度超前的策略,有利于黄海掌握市场主动权。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本次奥运公交招标,黄海成功推出了18米铰接客车DD6180S01,采用前置两级踏步准低地板技术,底盘采用大落差门式前桥,进口门式驱动桥,中后桥通道宽达700mm以上,属国内首创。而另一款被称为“没有固定蒙皮的客车”的DD6118K30客车,则是黄海顺应城际公交、城乡公交一体化、团体客车租赁化等客车功能一体化新趋势,率先推出的时尚多功能客车。这款车糅合了城市客车、公路客车、旅游客车的各自优势,集中体现了黄海先发制人的研发理念和兵贵神速的反应速度,在北京奥运招标中一举中标260辆。

  作为城市交通传输的主要交通工具,黄海在公交车的设计上,给予了更多的人性化关注。为了方便司乘人员,黄海在此次中标的奥运公交车上专门设计了驾驶员专用箱、医药箱、车内外工具箱、衣帽架、茶杯架、毛巾架等;采用半封闭的司机护栏,保护驾驶员全心操作,不受干扰。宽大的全景前风窗与司机窗保证了良好的视野。车厢内的防滑石英地板、报站器、电子导程牌及车外的电子路牌、装饰件软化结构、低地板及低入口车的无障碍设施、大通道乘客门,极大地考虑了乘客乘坐的方便与舒适。对细节的完美追求同时也体现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上。在车的前后内顶、侧围及中顶板均采用亚麻模压技术,既环保又不变形。前围由四块组成八字形的可拆分翻转的部件组成,采用SMC材料模压成形,成形工艺性及维修方便性极佳。

  丹东黄海在开发公交客车技术方面的进步和创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2004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客车大赛上,丹东黄海被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等5家权威单位授予城市客车金奖和城市客车最佳底盘奖。同时,在2004年由中国汽车行业的14家媒体、学会、协会共同举办的“华夏十二车”的评选活动中,丹东黄海客车荣获最佳公交客车奖。2005年3月,在上海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上,黄海成功拿下“最佳底盘奖”,充分展现了底盘研发无与伦比的实力。在最近的“奥运招标”中,黄海以所投标的11个标段中9项排名第一、2项排名第二的辉煌业绩拔得头筹,这不能不说是黄海产品定位准确、科技创新取得的胜利。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