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热天气中,如果能坐上吹来席席凉风的空调公交车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但是在天津,前两年还在马路上运营的空调车逐渐被新型的非空调车取代,空调车几乎绝迹于公交市场。空调车入津“时运不济”
据了解,本市最早投入空调公交车的是原通恒公交,当时投入9米豪华空调车(目前为951路)约有80多部。后来,观光2路、658路、962路相继投入运营后,行业内空调公交车达到100多部。空调车入市非但没有借助舒适的环境招来更多客流,反而面对的是客流量急剧下滑的趋势,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下滑率更高。现实促使空调公交线路不敢再开空调,甚至个别线路为满足不同乘客需求,采取随天气变化开启空调的方式,在早晨10点至4点时段开启空调,其他时段则关闭空调,由此给服务带来很多不便。2003年之后,这种服务方式也逐渐取消。而当时投入车辆运营档次较高的658路经营状况也并不好,由于不开空调无法运营,为吸引客流,企业也只好采取了在上行和下行的个别路段采取票价“打折”的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固定路段的乘客,但却改变不了整个空调公交车在市场上的颓势。到了现在,除个别的郊区线路以及残留的一部分车型,空调车在本市公交市场上几近绝迹。空调车并非“主流”
对于空调车不受宠的原因,市公交集团副总张亚光分析,空调车并非目前本市公交行业发展的主流。2002年以前,公交行业提出的口号曾是“方便、快捷、安全、舒适”,2002年中,公交集团曾对数万名乘客进行过问卷调查,人们对乘坐公交车的第一需求已改变为“快捷”,即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到达目的地,其次才为方便、安全、舒适。于是,公交行业口号就变成了“快捷、方便、安全、舒适”,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仍排在最后一位。虽然,开空调是乘车是否舒适的标准之一,但提高公交车舒适度还包括增加可视度、注重卫生以及方便上车等标准的提升。加上老百姓对空调公交车两元的票价一直不接受,而且不少乘客对空调车厢内的温度也有争议,推出空调车并没有完全贴近市场的需求。空调车不受欢迎,对企业造成的压力也很大,客流上不来,运营成本高,空调公交车陷入了难以运营的尴尬境地。记者在658路体院北终点站采访了今年五一已全部更换成非空调车的部分工作人员,他们对于空调车改成非空调车只是认为“车辆到年头了”,并没有表述其他理由。但业内人士都明白,除了换车的理由外,也是市场所迫。天津公交并不拒绝空调车
采访中,张亚光也表示,公交虽是福利性质的行业,但也是企业,会“随行就市”,天津公交并不拒绝空调车,乘客就是市场,只要需求越来越多,就会满足市场需求。据了解,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都大力发展空调公交车,而这与本市近乎绝迹的空调公交车形成鲜明对比。不过,现在对本市发展空调车也有一个利好消息:6月1日公交车涨价,并没有调整空调车的价格,仍旧为2元钱。非空调车与空调车缩小到5毛钱的差距,却也是个不小的变化。记者就这5毛钱的差距,也随机在公交车站采访了个别乘客。有的乘客表示愿意多花上5毛钱享受空调车的舒适,但有个前提是“乘车线路不能太短,否则不划算”。也有的乘客表示,希望个别专线以空调车为主,特别是经过天津站、滨江道等这些城市坐标的路线,更要注重对外形象。当然,采访中也有人拒绝空调车,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一冷一热地上车,老年人受不了”、“天津热得短,一条线路一年中都是2元钱,乘客也不愿意接受”。
采访中,记者发现人们虽对空调公交车“爱恨交加”,但都承认发展空调公交车是个趋势,也是公交行业的进步,但回过头看现实,空调公交车离我们已“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