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豪华客车销售缘何受阻
文章来源: 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任诗发 发布日期: 2005年6月16日
分享按钮
  中国高速公路的增加,并没有使高档客车出现预期的高速增长。几年间,高档客车市场基本保持在2000辆左右,而价格在150万元以上的客车,市场只有500辆左右的需求。从2000年起,这一市场就已成为中国客车市场中竞争最激烈的一个价格区间。由于对中国高档客车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2000年前后,国外几家著名的商用车品牌纷纷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加上中国市场中原有的西沃、安凯、亚星奔驰等早期进入的企业,一时间中国150万元以上的客车市场热闹非凡:凯斯鲍尔的S215、奔驰的O350、西沃的B10M、五十铃的SHD等国际顶级客车精品纷纷登场。近年来,宇通客车与 MAN公司的合作,生产出“莱茵之星”, MAN产品的国产化也日益加快,北汽福田欧曼客车的推出,使得本来竞争激烈的中国豪华客车市场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150万元以上市场逐渐萎缩
    据统计, 2002、 2003、 2004年高档客车走势为: 100万元至 150万元之间的市场呈现上涨趋势, 150万元至 200万元之间的市场呈现下滑趋势, 200万元以上的市场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但总量较小,不会有太大的突破。客运公司的运营压力也在增大。营运线路投资成本增加,一条黄金线路的投资费用甚至比车辆的投资成本高出数倍;超长距离的线路效益下滑明显;出行方式多元化,铁路提速、民航降价、油料上涨,使营运成本增加;国家法规有关规定,缩短了营运车辆的报废期间,从而降低了营运车辆特别是豪华客车的使用寿命,使用成本增加,客户的回报率降低。客户选择各种品牌,已经变得非常理性。一边是相对过剩的产品一边是需求不旺的市场,价格竞争却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不少企业的竞争力正在变弱。三大因素影响豪华客车市场首先由于银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利率,减少了流通领域的资金量,因此,贷款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信贷紧缩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客车用户的购车需求,这种影响对豪华客车市场尤为明显。其次上下游产业的影响。客车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极易受到关联产业的影响。目前高档客车产业主要受到来自上下游产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上游产业, 如钢铁化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客车生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下游客运业竞争激烈,利润下降,客观上要求客车价格下调。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客车企业如临寒冬,整体利润水平不佳,豪华客车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再者,欧元上涨的影响。导致豪华客车进口件价格上升,成本加大。
    100万元至 150万元价位客车销量增加
    2002年至 2004年间, 100万元至 150万元价格区间的产品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达到 68%,远远超过整个行业的增长水平。这种增长是两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第一,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客车工业的发展实际上走的是由两端向中间发展的轨迹:国内企业最初占据中低产品市场,价格主要集中在 70万元以下。国外品牌产品则占据高端市场,价格主要集中在 150万元以上,当时进入中国市场的沃尔沃、五十铃、尼奥普兰、凯斯鲍尔、奔驰等都在这个价位区间,但是中国客运业的发展需求却与这种产品分布相违背。一方面,高速客运业需要高品质的客车产品;另一方面,客载率下降、运营成本升高,使得客运企业难以承受高价位客车。在这种需求拉动下,100万元至 150万元区间的市场出现激增也是正常的现象。第二,竞争拉动,产品替代明显。 2001年以前, 100万元至 150万元客车市场中产品分布单一,只有 UD和大宇的 6120等产品,但随着西沃的 B7R、广州五十铃的 EHD等一些产品的加入,使这一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特别是在 100万元至 130万元间,形成了客车最具活力的价格带。 2004年 100万元以上客车产品中,最畅销的四款产品有三款是这一区间的,如大宇的 6120、西沃的 B7R和广州五十铃的 EHD。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