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第一周,从校车展上忙完的《客车》周刊的记者们抽空到各地走了一圈,一方面是去完成采访任务,一方面也去各地的客运公司走访一遍,了解下最新的市场动态。
几天之后,从外地赶回北京的同事们说,3月的这几天可是客车业的“大日子”,因为从本月1日起,卧铺客车的所有公告都被暂停,销售被停止。尽管卧铺车以前也遭遇过整顿等严厉的待遇,但像这一次从公告到销售的彻底停止还是第一次。对于在中国的客车发展史上起到了功勋作用的卧铺车来说,绝对是一个噩耗。目前这一消息已经在各地的客运公司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以经营长途线路,卧铺车是主力车型的公司。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未来将可能面临无车可买的局面,饭碗被砸掉了一半。卧铺车型一般都有稳定的客源,在公路客运愁云惨淡的日子里,这些卧铺的线路好歹还能给他们一点基本的保障,而以后这种保障也将不复存在。
在北京留守的同事也说,3月的这几天也是客车的“大日子”,因为全国的“两会”开了,现在北京的大街上到处都是服务“两会”的大客车。有参会车辆的客车企业都派出了专门的团队来北京,一来是给参会的车辆作保障,二来也可以借“两会”的高关注度做做宣传,推广一下品牌。于是各公司的“两会”服务保障团队不仅担负了售后保障的任务,还兼任起了接受各路记者采访的“新闻发言人”角色。几位过去采访过的工程师,已经没有了以往的青涩,现在面对各路记者的问题已经是从容不迫,对答如流。猛然一听,恍惚间还会有时光穿梭的感觉。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回答。
卧铺车被禁与“两会”的盛大召开,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因为同样发生在3月而有了时空上的交汇,共同造就了3月初的这几个客车“大日子”。不同的是,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
卧铺客车的暂停公告是悲剧,名为“暂停”,但业内人士都觉得这个暂停不知要停多久,几乎就等于了停,而制造企业、运营企业、乘客都不不愿停。制造、运营企业不愿意,因为有市场的需求;乘客不愿意,因为他们不知道停了以后还能坐什么。
服务“两会”是喜剧,制造、运营企业高兴,因为这活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能揽上的都是“高手”;乘客更高兴,“你看,国产的大客车也这么棒,比国外品牌的坐这还舒服。”
而作为好事者,记者特意查询了有关“两会”的提案报道,想从中找出点关于卧铺车的提案或者建议,来为两者的这次时空交汇再找点连接点。可惜,没有半个与之相关的词语。或许客车业本来就是个小行业,卧铺车又是小行业中的小分支,没有哪个代表委员能够关注到这么细微的地方。但是对于企业与乘客,卧铺客车的被禁与否,关系到的是饭碗与出行的便利,绝对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