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主要重卡企业2011年的实际销量数据已经全部揭晓,然而,与企业2011年初定下的目标相比,却让人不免产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之叹。
受2011年重卡行业整体形势低迷的影响,几乎很难有企业独善其身。但让人惊异的是,部分重卡企业的实际销量与目标的差距竟然超过了50%。也就是说,这些企业的实际销量连目标的一半都没完成,当初制定的目标可谓十分不靠谱。这样遥不可及的销量目标制定出来又有何益?
尽管市场总是变幻莫测,企业也不是“神算子”,但是,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却不应如此之大。在笔者看来,出现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部分企业求胜心切,盲目乐观,战略规划考虑不周全。此外,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重卡市场,部分新进入的企业为了吸引眼球,不惜“放卫星”,这也是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让目标更有指导意义更具实现价值?在笔者看来,科学制定销量目标是根本之策。重卡企业应在充分调研和考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同时尽可能全面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否则,面对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只会过犹不及。一般而言,销量目标应尽量偏保守一些,至少确保能实现。
然而,现实却是,很多企业即便确保的目标最后也没能保住,这就说明企业需要从自身找问题根源。认识自己最难,大环境好时,尤其要保持清醒,居安思危。只有充分、清醒地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未来。
同时,更最重要的是要转思维、转方式。从销量增长型向份额提升型转变,应是企业制定奋斗目标的方向。单纯地追求销量提升,以销量作为唯一考核指标,导致销量目标只能“虚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量、”质“并重,而采用份额提升作为考核的依据,不仅巧妙排除了宏观大环境的影响,而且能真实反映企业情况,对于企业迅速调整战术、弥补不足,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会有的放矢。
另外,对于擅长忽悠的企业,应让其付出足够的代价,以儆效尤,这也是净化行业环境、促进企业自律的必然要求。
目标不应虚设,承诺亦不是浮云,期盼所有重卡企业都不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