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回收站 >> 新闻正文
中国交通报刘永涛:洋校车带来了什么
文章来源: 中国交通报刘永涛 发布日期: 2012年3月28日
分享按钮

   此次校车展,人气最旺的当属美国蓝鸟。这家美国校车公司带来了一款原装车型,颇为拉风。据了解,蓝鸟此次展出校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来中国寻求合作伙伴。

    众所周知,中国校车市场未来的成长潜力不容小觑,业界普遍认为一旦政策明确,百万辆的市场容量是没有问题的。那么,谁先抢占市场先机,谁就能在未来市场成熟时分得更大的“蛋糕”。而在中国校车市场刚刚“热启动”之时,美国校车企业的“闻风而动”,不仅反映了其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而且彰显了其快速的反应及执行能力。

    无独有偶。早在去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在校车还不是特别热门的情况下,北美校车市场“老大”纳威司达首次在中国正式亮相就带来了其长头校车产品,引起巨大关注。

    不过,在国内推崇美国校车标准的氛围下,美国校车企业仍然保持着足够的理性。纳威司达亚太区总裁特洛伊曾表示,要针对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导入产品,并非一定要把北美的校车照搬进中国。如果在政策法规层面有了保证,纳威司达同样可以在中国市场实现领先。

    进入一个新市场,瞄准新机遇,最重要的不是马上实现销售,而是做足功课。这对国内客车企业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无疑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据介绍,这款蓝鸟校车在美国的售价是7万美元左右。尽管折算成人民币,已经和国产高档校车的价格区间很接近,但显而易见的是,校车进口的方式在目前行不通,关税等因素将使其价格至少涨1倍。即使有部分贵族学校等需求,也难以成为主流。因为中国校车市场和美国有着极大差异,而且购置方面,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价格仍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

    记者在这款蓝鸟校车车身上看到,每一处独特的设计都用中文标注,方便观众了解。同时,服务台还提供照片现场冲洗功能,其对参展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由于国内展会的泛滥,观展客户少,近年来很多参展企业只是把产品往那一摆完事。然而,既然来了,就应认真参展,这也是企业品牌形象展示的一个窗口。相比于国内有些参展企业连产品介绍都没有的做法,人家的人性化和认真态度值得学习。

    当然,美国校车要进入中国,也必须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如这款蓝鸟校车的后悬过长,这在国内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都不太适用。同时,其上客门的踏步过高,对小学生上下车带来不便。此外,上客门处有很多裸露的螺钉,对于小学生的安全无疑存在隐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内校车企业占据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在技术上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主场作战”拥有更多胜算的把握,也应充满自信。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正视海外对手的长处。比如,由于美国校车的数量巨大,运营年份长,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在运营管理、驾驶员培训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的经验正是国内企业应该研究学习的。

    “遗憾”的纳威司达

    由于车辆运输的原因,虽然此次没有参展,但纳威司达却仍然是国内校车市场不可不提的一位外来客。在首届校车展开幕当天,记者拿到的展会会刊所刊登的大幅校车图片里,就有纳威司达的一款校车。在同一天下午举行的校车发展研讨会上,纳威司达雷宁女士作了精彩演讲,其主题是有关纳威司达校车的安全设计与技术及美国校车运营模式。

    其实,在去年4月份的上海国际车展上,纳威司达首次在中国登场就带来了自己的校车。而早在2008年左右,国内客车企业在推出自己的校车产品时,很多便是参照了美国的校车标准要求,在北美校车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纳威司达校车则是必须研究的对象。

    纳威司达IC校车以卓越的安全性而闻名,其目前的售价在5.5万至9万美元。同蓝鸟一样,其目前直接进入国内销售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一旦以合资或者合作的方式进入,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成熟的运营模式、完善的培训服务体系,很有可能成为国内校车企业一个强劲的对手。

(值班编辑:)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