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让客车更加“安全、节能、舒适”
文章来源: 汽车周报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31日
分享按钮

        --浅谈对《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的三次修订
 

    JT/T325《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交通行业标准自1996年制订以来,已实施近10年时间。10年来,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在交通部公路司领导下,与各省(市)运管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对高级客车评定等级及参与部份中级客车评定等级活动。到目前为止,客车分会已对112个客车生产企业申报高级客车评定等级的车型,评出2607个高级客车车型,并以“评定表”向社会发布了19批。

    截至到目前,JT/T325共进行过三次修改,社会各界一致认可这项标准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快了公路客车车辆更新换代的步伐,引导了客车等级构成向中、高级方向调整,有力地提高了公路客运业在全国客运市场中与铁路客运的竞争能力;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客车产品技术水平及质量向世界水平迈进。

    提升客车安全配置

    据公安部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约40万起,死亡10万人,伤近百万人;其中营运车辆(客、货)发生的事故约为全部交通事故的1/4左右,并同时造成重大伤亡。在改善交通安全状况涉及到的人、车、路(环境)及管理诸多因素中,首先要提高客车的安全性能。

    据有关单位调查,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客车中,存在的隐患主要涉及5项客车主动安全性内容,分别是:制动性能(33.36%)、乘客座椅安全带(31.80%)、驾驶员视野(29.71%)、发动机舱自燃(23.01%)及行驶中爆胎(20.52%)。

    2001年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在修改JT/T325标准工作中,将影响客车主动安全性最大的“制动、行走系统的配置”作为重点修订条款。标准规定,各类型高级客车制动系中ABS(一类)及蹄片间隙自动调节臂为标配;在大、中型高二级及以上客车的传动系中装缓行器;为减少行驶中爆胎,规定大、中型各高等级客车应装旋压车轮与无内胎子午线轮胎。为了降低客车重心高度,规定各类型高、中级客车设置客舱外的行李舱,并取消车外顶置行李架。由于在JT/T325―2002版标准中新增了上述条款,大幅度地提升了营运客车的主动安全性能。

    2004年5月,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及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发布并实施,针对JT/T325-2002标准中有关客车技术要求设定标准的不足,JT/T325标准被再次修改。此次修改不仅吸纳了上述两项标准中涉及客车的技术要求,而且在JT/T325标准中扩大了适用车型范围:如GB7258要求的“总质量大于12000kg的长途客车加装ABS及制动器磨损补偿装置,可手动或自动”,JT/T325-2004标准中规定了车长大于9米的特大、大型各等级客车及中、小型高级客车均需装ABS及自动调节臂,对特大型客车安全配置规定了更严的要求。

    在JT/T325-2004标准中,还新增了客车安全性的其他条款:电气系采用CAN总线;座椅地脚安装结构;调整了卧铺型尺寸及支撑杆件表面软化等要求。JT/T325-2004标准比2002标准在客车主动安全性设施要求上又做了一次较大提升。

    第三次修改后的JT/T325标准再次增加了四种客车主动安全性的配置:扩大缓行器必装车型:特大型各等级、大型各高等级客车(高三、二、一)均在传动系中装缓行器;盘式制动器,在特大型各高等级(高三、二、一)、大型(高三、二级)客车前桥装盘式制动器;座椅安全带,在特大型、大型、中型各高等级客车座椅装汽车安全带;自动灭火装置,特大、大型各高等级客车后中置发动机舱应装自动灭火设备,在安装缓行器部位装温度报警系统或自动灭火设备。

    帮助客车节能降耗

    客车行业除了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节能降耗”外,开发生产“节能型”产品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客车设计中,为降低客车燃油消耗,可采取减少发动机功率、选择油耗量低的发动机及传动部件、降低整备质量、造型上降低风阻系数及减少迎风面积等多种措施。

    在JT/T325-2006标准中,采取了调整空调指标、比功率及行李舱容积,以降低客车能耗:采用了制冷量及供热量(人均)指标,细分了对不同类型及等级客车的要求。经测算,对于中、小型等级客车空调的匹配,所需发动机功率比2004标准降低了约12%以上;调整部分类型、等级客车的比功率指标,特大、大、中型等8个等级客车的比功率指标下调了0.5kW/t。经测算,由于比功率指标下调,这些客车所应配置的发动机额定功率可降低3.2%~15.4%。

    JT/T325-2006标准中还调整了客车行李舱容积指标,对大型高三、二级客车行李舱容积指标下调0.01~0.02m3/人。经测算,车长12米的大型高三级客车可核定乘客45人,行李舱容积下调0.02m3/人后,可减少行李舱总容积0.9m3,可降低车身高度0.1米左右;大型高二级客车可降低车高0.05米左右。车身高度降低可减少迎风阻力,从而降低燃油消耗量。

    提倡客车产品的乘坐(卧)舒适性

    评价客车舒适度,目前还没有适当标准,但通常认为除车内具有冷暖空调、影视、饮水、卫生间、舒适的座椅外,控制车内噪声及采用空气悬架缓冲和吸收来自路面的动载,也是客车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采用正确设计、匹配合理的空气悬架是改善客车舒适性的重要措施。经道路试验表明,空气悬架优良的减震性能是其他类型悬架所不及的。JT/T325-2006标准规定特大、大型各高等级客车标配空气悬架。

    卧铺客车的卧铺型调整为平铺及不可调半躺式两种。使用这两种铺型,乘客卧睡较舒适,并可左右侧睡。卧铺结构尺寸中“重叠脚窝内端高度”也是保证睡卧舒适的重要因素。

    据悉,交通部2007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调整公路运力结构、确保运输安全”,“客运以提高乘坐舒适性,运行可靠性和确保运输安全为目标进行车辆升级换代”,“提高干线公路客运车型高档化(比例)”。通过全面实施JT/T325-2006标准,有利于具备较强实力的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有利于提高公路客运行业车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强公路客运行业在客运市场的竞争力。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