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快速增长,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无疑将带动客运和客车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大、中型客车市场的需求。不过,与货运市场供需失衡一样,在火车多次提速的冲击下,公路客运受到了很大的挤压,不少地区运力过剩的矛盾非常突出,从而影响了终端的客车需求。
2007年客车市场的需求如何呢?
大客:增速放缓 变化不大
自2001年以来,大客市场受城市公交、旅游和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等三大因素的拉动,曾经连续4年高速增长,4年年均增速达36.23%。进入2005年以后,随着私人轿车的迅猛增加和火车的几次提速,造成客源流失,再加上城市公交相对固化,城际客运网络基本完善等因素,使得大客销售增长速度大幅回落,2005年为14.54%,2006年1至11月份销量增幅降为12.23%。
不过,笔者认为,由于2008年奥运会召开在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旅游客运需求快速增长,快速城市公交专用大型客车BRT在各大城市兴起以及出口市场逐年增加等利好因素,预计2007年大客市场需求的增长率至少应与2006年持平或略高。
中客:先天不足 市场难容身
中客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与大客有些相同,但不同的是,中客因为座位数相对较少,运输效率不如大客,短途运输灵活性较差,经济效益又不如轻客,因此,2002年至2005年,中客市场连续4年低迷,销售量连年呈现负增长态势。
进入2006年以后,由于一些优势企业开始以大型客车为主调整产品结构,从而为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让出了部分中客市场空间,且这些厂家的产品一般价格较低,颇受一些用户欢迎;同时,中客受2006年商用车整体走强的拉动,故其销售在2006年1至11月份出现了8.87%的增长。不过,由于中客产品的先天不足,笔者预计,2007年中客市场的增长率不会再大幅升高,具体数值应该在10%左右。
轻客:前景看淡 增长乏力
2006年1至11月份,我国轻客行业表现不俗,销量同比增长了11.12%,而2004年和2005年轻客销量的增长率分别是1.52%和-1.71%,表现低迷。2006年轻客市场走好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商用车整体走好的拉动;二是农村经济型轻客需求有较大增长;三是受汽车消费税调整政策的影响,许多客户抢在4月1日前调整购车。
显然,在2007年,上面三大利好中的前两大利好依然存在。不过,笔者认为,由于国家将强制实施欧Ⅲ汽车排放标准,且钢材、石油价格持续高位徘徊,再加上传统轻客市场受到MPV新品的打压,因此预计2007年轻客市场销量增幅不会超过2006年,具体数值应该与2006年持平或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