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大中型客车:“一通三龙”领先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王灿彬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30日
分享按钮

    继本报“乘用车竞争力排行榜”后,同样也由本报独家推出的“2006商用车竞争力排行榜”上周也正式出炉。

  与乘用车竞争力排行榜所不同的是,商用车的车型主要分为客车、卡车和微型商用车等类型。由于每个车型种类差别较大,因此我们分别按大中型客车、重卡、轻客、微型商用车四个类
别来进行比较,而轻客因为受MPV冲击市场在萎缩暂时忽略不计。

  加入出口指标

  与乘用车竞争力排行榜相比,商用车竞争力排行榜同样也主要参考了销量、增长速度、 研发能力、 盈利能力等主要参考指标,但特别加入了出口指标,因为中国的商用车主要为自主品牌,2006年国内汽车出口量的70%为商用车,可以说,出口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在所列出的5个指标中,每个指标的满分为20分,总分也就是100分了。

  在我们看来,销量是衡量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但并非销量大竞争力一定强,还要看其核心的盈利能力以增长速度(代表其发展后劲)。同样,在出口的指标上,并不是出口量大的得分就高,同样也要看其增长速度和平均单价高低。

  当然,由于商用车的信息披露源较少,在综合排行榜之际不免有不全之处,今后我们还将对评价指标等进行完善。对商用车来说,关键是未来能在中国乃至全球占据怎样的位置。   

  “一通三龙”位列前四

  在本报率先推出的大中型客车中,宇通集团的得分达到80分,处于第一的位置,也是得分唯一达到80分的商用车企业,这与乘用车竞争力排行榜中的上海通用极为类似。紧随其后的是苏州金龙、厦门金龙(俗称大金龙)、厦门金旅(小金龙),三个金龙的得分均超过70分,与宇通一起构成了第一集团军,但“三龙”的主要资产已经注入了同一上市公司厦门汽车,如果只按一个金龙来算,则金龙的得分将远远超过宇通,由于“三龙”还是独立经营,因此还是将三者分开计算。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同属江淮汽车集团内部的江淮客车和安凯客车,两者的竞争力如果加在一起甚至可以进入排行榜的前5强,但独立核算的话安凯只能排在10名之后。

  宇通胜出的因素在于规模较为庞大,各个因素得分较为均衡,它的销量和出口两项指标在行业中都高居榜首,它的软肋同样也是因为规模的原因增长速度受到限制,因而在这项指标上得分较低。“三龙”在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上略胜宇通一筹,但综合实力上还是不如宇通,其中苏州金龙的增长势头最猛,与宇通的差距只有微弱的3分,有可能进一步接近宇通。

  第二集团各有千秋

  在本报所列出的10强竞争力排行榜中,除了“一通三龙”之外,其余的6家河南少林、中通客车、丹东黄海、江淮、牡丹和江苏友谊构成了第二集团军,它们的得分均在40分~60分,与“一通三龙”有较大的差距。这6强企业综合实力差别并不是很大,其中河南少林胜在增长速度最快的指标上,而中通客车则在出口指标多的因素上,江淮客车主要在于盈利能力强的指标。

  事实上,第二集团军中的6家后4名的得分差距都在一两分之间,微弱的差距很容易改变,这意味着第二集团军仍然处于极大的调整中。


大中型客车2006年竞争力排行榜

  企业            得分

  宇通集团        80
  苏州金龙        77
  厦门金龙        71
  厦门金旅        70
  河南少林        59
  中通客车        54
  丹东黄海        44
  江淮客车        43
  牡丹客车        42
  江苏友谊        40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