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农村客车市场离期望还远
文章来源: 商用汽车新闻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30日
分享按钮

  农村客车市场虽然发展条件已基本具备,国家的消费税政策也有所让步,但由于经营环境无本质改善,因此,尽管政府的调儿很高,但市场反应平淡,后继乏力。尽管农村客车的销量年年都在增长,但增长速度远不及城市公交客车,与大家对这一块市场的期望还相差太远。

  发展条件已基本具备

  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显著交通部李盛霖部长在2006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表示,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据介绍,全国乡镇、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9.8%和94.5%,10个省实现乡乡通油路,3个省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2006年,农村客运同步发展,乡镇通车率达98%,建制村通车率达81%。应该说推动农村客车发展的基础已经较好,而且这个基础还在不断地高速发展。根据“十一五”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完成“五年千亿元”任务,推进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

  税费减免已成共识

  制约农村客运发展的客观因素很多,客源不足、成本较高、经营者负担较重等是比较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予以扶持,其中关于税费减免已逐渐成为共识。比如,广西农村公路客运车辆税费减免方案于2005年5月16日正式实施,每年减负约2500万元。江苏省采取政策优惠、税费减免和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扶持农村客运发展,鼓励城乡统筹发展公共交通。浙江省湖州市2005年对532辆客运班车减免养路费、公建金1978万余元,对公交企业购置客运车辆的贷款按购车款的15%给予补助,协调税务部门对城乡公交运营企业营业税适当予以减免。新疆喀什通过政策优惠、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推广使用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安全、经济、实用型客车,方便农民出行。在各地鼓励和推动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中,税费减免都是重点。

  消费税政策有所让步2006 年8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消费税若干具体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车身长度大于7米(含),并且座位在l0~23座(含)以下的商用客车,不属于中轻型商用客车征税范围,不征收消费税。”消费税政策的让步,有助于中轻型客车企业恢复信心。

  经营困难无本质改善

  黑车屡禁不止由于利益驱使,黑车在城市里已司空见惯,在农村更是肆意横行,执法部门鞭长莫及,有些地方甚至是管理“真空”。据报道,黑车围堵长治客运中心强拉客,致使交通拥堵不堪,市民怨声载道;宜春黑车更是猖獗,正规班线的经营业主不敢与“黑车”抗衡,稍有反抗,“黑车”车主就进行威胁或打人。黑车屡禁不止,原因十分复杂,严重扰乱了农村客运正常的经营秩序,是导致农村客运经营困难的罪魁祸首。

  成本居高不下湖北省远安县对农村客运经营成本做过专项调查,其结果令人气馁,总体现状是“四高一少”,即成品油价格升高、油耗量增高、修理费支出高、各项管理费升高,总收入水平减少,调查对象远安县真金车队平均每月单车亏损1001.2元。也许这么高的亏损额是特例,但“四高一少”却是农村客运中成本增加的普遍现象。

  客源不足在农村客运中,客源分散是基本现状,加上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日益增加,本地人口流动减少,在平常的运营中很难保证基本需求,仅靠春节农民工返乡的客流根本无法支撑经营者全年的费用开销。

  竞争现状混乱近年来,农村客运市场上微型车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在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推动下,轻型公交车也开始进入农村客运市场。这样,在农村客运市场上,中巴车、微型面包车、轻型客车“八仙过海”,各展所长,由于没有统一的农村客车标准,致使竞争现状越来越乱。据报道,有些地方的微型面包车甚至可以挤进10多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增加了事故隐患。

  市场现状比较平淡

  2006年是客车行业少有的丰收年,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发布的数据,全行业销量的平均增幅达到了17.25%,为近几年来最高。但是,5-7米轻型客车的增幅却只有14.52%,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5-6米系列甚至出现了2.30%的负增长。如果说6-7米客车中有部分可以用做城市公交,而5-6米客车则全是农村客运的适用车型,无论是传统的中巴客运,还是近年来新兴的农村公交一体化,大多数都是使用此类产品。产品销量增长缓慢,至少可以说明农村客车的市场需求是比较平淡的。从理论上来看,农村客车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完全有成为客车市场新的增长点的潜力,但是,如果经营环境或经营条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变,农村客车市场仍将难以启动。

  关于推动农村客车发展的几点建议

  1、将农村客运纳入国家福利体系将农村客运享受的福利政策比照城市公交客运执行,除了税费减免以外,适当给予一些财政补贴,在目前油价上涨期间给予燃油补贴,降低经营者的经营成本。为农民出行提供一些福利支持,符合政府的农村政策。

  2、取消向农村客车征收消费税 虽然消费税政策有所让步,但仍未解决根本问题,农村客运的适应车型仍然属于国家消费税的征收对象。比如5~6米的轻型客车,按规定仍要征收消费税,但从事农村客运的这些客车,最多只能算是生产资料,怎么能够与消费品等同呢?取消向农村客车征收消费税,有利于提高客车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品升级都有好处,能够为促进农村客运市场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3、大力治理运营环境针对运营环境混乱和“黑车”问题应该采取专项行动,地方政府联合公安、交通、工商、税务等部门,重拳出击,对农村客运的经营环境进行周期性的治理,以保障农村客运正常的经营秩序。只有真正治理好农村客运的经营环境,才能够保证国家的福利政策落实到农民头上。

  4、开辟出口通道 5~7米轻型客车是中国客车企业最为成熟的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完全实现国产化,是最适合出口的客车。以前客车企业的出口都是各自为战,一方面容易引起内部纷争,另一方面也容易掉进出口商的贸易陷阱。2007年,商务部等5部委已经出台了《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应以此为契机,建立畅通的出口渠道,如有可能,可以建立轻型客车出口联盟,以规范客车企业的出口行为。

  目前,农村客车市场已经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市场的真正启动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人为因素居多,都是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来予以化解的。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