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客车适合大城市间快速客运
城市群内的公路快速客运特点是运距不长,但经济效益极高,十分钟左右的发车间隔极为普遍。
在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间是大城市间的快速客运,中长途公路客运主要集中在这个区域。参与大城市之间快速客运系统的不仅是公路,而且还有铁路和民航,在个别路段上还有水运。而在大城市间的快速客运中,公路面临着与铁路、民航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公路客运方面必须加大自己的竞争优势。公路快速客运的优势在于班次密和乘坐的车型较为舒适。为了把大城市间的公路快速客运的班次密度加大,有效地方式是采用辐射式运输网络,也就是把大城市作为节点,从这些节点再通过城市群的快速网络向周围城市辐射。大城市的客运枢纽站要满足旅客无缝隙中转换乘的要求,则枢纽站在软件管理和硬件设施方面都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因为目前的公路客运场都是终端型的场站,没有考虑公路客运班线间的旅客中转换乘需要。从A点经过B点中转到C点的旅客,虽然在时间上会有所损失,但可以在经济上得到补偿:因为中转换乘的客运票价可能要比从A点直达C点的票价低一些。
在快速客运车辆方面,合适的客运车型可以提高实载率,降低运输成本。比如在适当的客运班线提供舒适性与12米豪华大客车相当的8米至9米的豪华中型客车。这样因为同一班线的旅客只买一种票价的车票,从而站方可以灵活安排大、中型车,实载率将会提高,运输成本也相应下降。
中等距离快速客运需要大型与中型客车合理配置
中等距离公路客运一般指运行距离在100公里以上,500公里以下这个范围。当前中距离客运是公路和铁路的争抢点,双方各有自己的优势。铁路的优势体现在:座位空间大,有途中活动身体的自由空间,不受天气条件限制,安全性较好,票价相对便宜一些。劣势在于受线路和站点限制大,车次少。而公路恰恰在这方面占有优势,时间和空间安排比较自由,随着客车技术的发展,客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大大提高,车内相对较为整洁。所以在中距离客运方面,公路快速客运要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适的车型,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去年5月,宁沪高速公路运输量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在675辆客车中,7座至55座的客车共342辆,其中,中小型客车(6小于N小于等于20座)有114辆,占33.3%,多为公车和旅游车;中型客车(20小于N小于等于30座)46辆,占13.5%;大型客车(30小于N小于等于50座)172辆,占50.3%;特大型客车(大于等于50座)10辆,占2.9%。数据结果显示,在京沪高速公路这条中等距离客运线路上,30座至50座的大型客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在中等距离快速客运线路上,合理配置8米至9米的中型客车与10米至12米的大型客车可以达到上座率和运输成本的最佳结合。
卧铺客车长途快速客运有优势
长途客运一般指运行距离大于500公里的旅客运输。目前,在公路长途客运中主要使用的客车车型为10米以上的豪华大巴、卧铺客车。长途客运班线一般为朝发夕至或夕发朝至,由于运行时间比较长,大多数旅客都选择豪华卧铺客车,这类客运在与铁路的竞争中,主要优势是直达而无需换乘,面对的对象是携带较多行李,不便或者无意换乘的旅客,这就要求卧铺客车有较大的行李空间,采取适当的方式,配置容积大,而形状又整齐的行李舱,才会更有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