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中国客车业:要做世界的强者
文章来源: 新民晚报 发布日期: 2005年3月29日
分享按钮
  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为期3天的2005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成为国内客车行业的一次盛会。来自12个国家的150多名展商,让这次客车博览会成为透视亚洲客车及商务车工业领域最新发展潮流的窗口。而郑州宇通、金龙客车、中通客车、亚星奔驰、桂林大宇、福田欧V、四川丰田、中大汽车等几十家国内整车制造商以及众多知名零配件制造商的强势亮相,向人们昭示:中国的客车制造业正在向成为世界的强者飞速迈进。
    
    竞争趋向中高档化
    
    由于客车制造业门槛比较低,组装客车的技术含量不高,因此,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客车业出现数以百计客车厂鱼龙混杂的局面。在核心技术和技术含量方面,与国际的大型客车厂商相比也存在着很大落差。不过从这次的展会上发现,国内客车的制造水准已经有明显的提高,各家的产品也趋向中高档化,甚至豪华,让中国人感觉到高品质的客车生活已经不远。比如郑州宇通展出的的ZK6140 R43旗舰产品,无论从外形、内饰、配置等各个方面都秉承德国最新设计因素,针对的是超级豪华客车市场。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客车先进技术,以及加强与国际专业开发公司的合作,国内客车的自主研发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并出现了一批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无论从外观还是配置上,都在与国际接轨。比如中大汽车推出了一款车身长度达13.7米的YCK6139HG超大型豪华客车,系客车行业顶端技术的产品,显示了中大汽车在高档商用车领域领先的研发能力。而宇通的ZK6119/6129车型,是国内首个通过CATIA软件系统设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车,使国内客车的设计技术紧跟国际先进水平,达到与轿车设计技术同样的高度。
    
    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日益兴盛和国内公路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不断完善,各种档次的客车需求增长迅猛。尽管去年整个乘用车行业陷入冰封期,但是在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客车消费市场,大、中型客车仍然保持适度增长,需求依然旺盛。据有关预测,2005年全国运营客车总量将达163万辆,其中从事旅游客运的大中型客车中,中高级旅游客车比例将超过45%。大客车在2005年的增长将达到40%。城市客车的巨大市场也成为2005年客车需求量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随着快速公交线路(BRT)的推出使用,国内对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城市客车更有着庞大的需求量。
    
    从展会上了解到,2005年的客车市场将会出现十分激烈的竞争。其中,高档客车产品将会成为市场需求的亮点和热点,无论是大型、中型还是轻型客车都会提高产品档次,增强产品性能。高档次、高配置、低排放将会引领大中型客车市场的发展潮流。
    
    加速进军世界步伐
    
    世界客车联盟(BAAV)总裁,在欧洲被誉为“客车之父”的吕克·格洛里厄在这次展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客车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已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有望在两年后逐步进入欧美市场,并占据相当的份额。他透露,中国的客车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已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客车生产销售中心。“2004年,全欧洲的客车产量只有大约2.4万辆,而中国竟达到8万辆之多。”数据显示,在2003年全球生产的约31万辆客车中,亚洲占了约17万辆,而其中有7万辆出自中国。
    
    格洛里厄分析说,从技术上看,此次博览会上不难发现,目前中国客车在生产技术上已有显著提高,而从销售环节看,中国客车的售价仅为欧洲客车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他还建议,中国应尽快将客车的尾气排放标准从欧Ⅱ、欧Ⅲ为主调整到目前欧美国家的欧Ⅳ水平;同时中国的客车企业应加紧对国外市场的研究,以熟悉欧美国家的市场需求,构建完善的销售环节。一旦解决了目前的一些问题,中国客车业终将成为走向世界的强者,真正让“世界客车看中国”成为现实。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