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显得相对平淡,没有巨变、没有飞跃,甚至有些平静。不过,看似平淡的背后,各大细分市场的车型在市场上表现仍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绝大多数细分市场的车型销量整体来说稳中有升,竟有几个月再现了昔日的辉煌;同时也有几个细分市场的车型遭受霉运,销量一直有点差强人意。
SUV:“胃口太大”吓跑销量
2005年,曾经风光无限的SUV似乎到了前无去路的尴尬局面,销量的急速下降给那些曾看好SUV的人们当头一棒。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主要SUV生产企业累计销量同比下降超过25%,其中近2/3的厂家平均月销量不足1000辆;而前11月份,各主要SUV品牌需求仍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仅长城汽车、东风本田等业绩稍好。
国内SUV走到市场的十字路口,主要是其“胃口太大”、耗油太多所致。上半年油价一直不断上涨,下半年虽没再涨却居高不下,而且汽车燃油税和新的汽车消费税即将实施的传闻一直也不绝于耳,无疑给销量不好的国内SUV雪上加霜。另外,由于投资力度有限、产品设计受制约,国内少数SUV还存在技术含量低、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这更降低了消费者对SUV的好感。
轻客:“心脏病”断送核心竞争力
相比轿车来说,2005年是国内客车发展比较波折的一年,而其中又以轻客为最。今年的轻客市场,几大强势品牌竞争愈演愈烈。据统计,传统几大轻客家族中除了南京依维柯和江铃全顺等少数业绩见长外,其余大多数品牌产销增幅大幅下挫,业绩不尽人意。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绝大多数轻客商家业绩下滑,除了MPV细分市场对轻客形成强烈挤压、抢走了部分份额以外,目前轻客发动机患上的先天性“心脏病”,无疑成为断送轻客核“心”竞争力的最致命因素。我国目前的轻客车型,发动机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厂家采用的发动机非常落伍,仍旧沿用没有中冷器的普通涡轮增压发动机,即使部分采用嫁接中冷器的技术,仍难以达到国际通行的欧Ⅱ、欧Ⅲ标准。所谓的产品升级,也只是面孔更新而非动力革命。即使目前号称最好的发动机也是引进日本80年代的五十铃技术的4JB1的发动机,各项指标都已经落伍国际同等水平。因此,国内轻客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突出重围,根治“先天性心脏病”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