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客车企业未来的竞争5大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 《商用汽车杂志》 作者:陈红艳 发布日期: 2005年12月27日
分享按钮

    市场战略全面化

  客车市场竞争激烈的具体表现首先是为企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而竞争也从单一的产品竞争转向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更高的领域,产品性价比和服务将成为竞争的热点。由于企业之间竞争条件的不均衡性,因此为获得生存空间,势必将会激发企业向各个有利于本企业的竞争领域相互渗透,从而使得竞争全方位地展开,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并将促使企业的竞争战略向更高层次发展。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成熟,企业在市场上能够获得的机遇越来越少,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向持久化和多样化发展。目前在客车行业中体制垄断的因素已不存在,长期竞争的相互融合、配套市场化和人才流动使得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因此过去那种企业凭借某一方面的资源优势取得市场突破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此,客车企业的市场战略如果不及时随着市场变化,继续局限或依赖于某些传统市场、传统产品、传统工艺技术,则很难在竞争中取得预期的效果。上世纪在客车行业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客车企业在进入本世纪后迅速从市场中衰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竞争市场细分化

  客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客车的使用领域不断细化和扩展,使得原本车型单调、用途单一的客车市场变得绚丽多彩。分析表明,目前国内已没有任何客车厂家的产品能够涉足所有的客车细分市场;因此,客车厂商、经销商和零部件配套企业更多关心的不仅仅是宏观市场的情况,而是具体某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的发展动态,找出客车市场发展的热点区域。由于各个客车细分市场的不对称发展,以及客车厂商彼此之间存在产品结构和竞争条件的差异,企业必须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找到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空间。成功的企业不再以其产品品种的多少或涉及市场的广泛程度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而是竞争实力,即在某1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中具有较强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企业如果一味盲目跟随仿效竞争对手,则无法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当然竞争力也会被削弱。

  经营决策科学化

  所谓经营科学决策就是企业决策必须建立在对市场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战争为例,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战争中,虽然战争的观念和规模已经完全不同,但情报分析和战术策划依然是战争决策的基础。所不同的是,现代战争中情报来源的手段和速度更为广泛迅速,战争的机动性和空间更大,因此留给指挥员决策的时间更少。市场竞争的规则和战争是一样的,企业如果没有准确的市场情报和分析为基础,无疑其决策的市场风险就会大大增加。目前不少企业领导人虽然在理论上知道这一点,但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却更相信自己的主观臆断,疏忽了对市场全面科学的调查分析,从而失去了市场机遇,往往也因此使得企业经营从此陷入困境。这种悲剧在汽车界中已经是屡见不鲜,但后来者仍然不断。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确实许多企业的市场分析决策水平不高,无法全面准确地向公司决策层提供市场分析信息;二是企业决策人经营观念陈旧,轻视对市场的科学分析,导致市场研究部门形同虚设或根本没有。实际上市场部门研究工作的开展并逐渐取得成果,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除了专业人才培养和市场资料的长期积累等因素,企业领导的信任支持是极其重要的条件,而在现在许多客车企业中,市场人员往往都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严重地削弱了市场研究队伍的培养、建设乃至士气,这对企业造成的隐形损失是难以估量的。随着客车市场竞争水平的不断提升,能否科学地进行经营决策已经成为反映企业管理高层掌控市场能力水平的标志。

  管理观念前沿化

  管理概念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企业内部的问题,因而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被忽视。随着客车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用户购买行为的理性化,价格、促销手段、产品造型这些曾经在上世纪几乎左右客车企业命运的经营元素,在现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正在回归理性。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单靠几个产品或杀价就能够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如同现代战争的前后方观念已经被立体战争观念所替代,如果企业还将管理局限为企业内部的观点显然已经落后于市场,落后于时代。企业管理已经从企业内部延伸到市场竞争的前沿,这就是管理前沿化的概念。

  在市场粗犷型的市场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家的冒险性和机遇敏感性往往是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因此很大程度上具有偶然性,但进入成熟的市场竞争阶段,如果没有现代科学管理作为基础,企业将难以继续取得成功。在这个阶段拉开企业竞争差距的主要因素只有企业的管理能力,因为产品可以仿效、技术可以抄袭、人才可以挖到、自己没有能力做的零部件可以买到,唯独管理水平无法仿效抄袭。由于历史、文化、地域和资源的差异,各个企业管理模式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企业管理经验可以交流,然而依靠照搬照套似乎还没有成功的先例,这需要企业通过长期的完善积淀并逐渐形成。

  企业管理市场化

  应该承认,客车企业的普遍管理水平在汽车行业中并不高,这和客车企业长期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特点有关。通过管理形成的企业资源由2部分组成:企业内部形成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外部形成的市场信誉。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企业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管理市场化的观念由此提出。

  企业管理制度确定了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流程,随着市场的变化这些制度也要相应改变:但在客车企业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管理现象:“习惯管理”。具体表现就是一旦某项工作按照某种流程实施以后,就再也难以改变。任凭你市场如何变化,这些企业的管理依然照旧。这种“习惯管理”不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前提,而是以本部门或某个圈子的利益为依据,成为企业管理市场化的主要障碍。由于这种“习惯管理”的模式长期存在于记忆和语言之中,本身概念模糊,因此也往往成为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企业失去市场的应变能力。纵观一些经营困难的客车企业,虽然各自的情况不尽相同,但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几乎是这些企业的通病,这从中不难体会到管理市场化的重要性。

  客车企业的5大竞争发展趋势,预测了客车企业未来的竞争局面,企业需要结合本身的具体条件充分把握与利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任何企业的管理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企业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为从管理市场化的观点看,只要市场条件不停止变化管理就要不断跟进,显然这将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通过深入了解当前的各个客车企业,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成功还是不成功的企业,实际上经营管理水平都是近似的,有差异的仅仅是小部分,然而正是这一点点使得企业的市场命运发生了大逆转。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如同天平一样,当竞争双方半斤对八两时,多一张小小的纸片也会使得天平彻底倾向一边。所以作为成功的管理者不要因此头脑发热以为自己什么都完美,还未成功的管理者不要悲观地以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认真分析企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找出你认为最不如人的问题去扎扎实实解决一两件,也许市场天平就会开始向你倾斜。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