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提了好多年,但我认为客车行业的产能过剩是一种伪产能过剩现象。
首先,选择科学的参照系是确定产能是否过剩的重要依据。之前,我们认为客车行业产能过剩,主要的参照系是国内市场,当客车行业产能扩张的速度高于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张速度时,是比较容易形成产能过剩的。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客车出口已成为行业热点,由于欧美和日本这些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并未将客车作为他们发展的重点,这是中国客车行业成长和扩张的机遇,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有成为世界客车制造中心的趋势,客车行业要承担这样的使命,对于如何来界定客车行业的产能过剩需要重新选择参照系,如果将世界客车市场作为判断中国客车行业是否产能过剩的参照系,我们以前所下的结论是需要修改的。
其次,产能的概念要明确。所谓产能,即企业的生产能力,其限定条件除了基建规模和设备条件以外,还有资本规模、人力资源、配套环境、物流基础以及水、电和能源供应等等方面。往往客车企业的设计产能和实际产能是有差距的,设计产能是一种理想化的产能,仅以基建规模和设备条件为基础,在其他匹配条件达不到要求时,设计产能永远只能落实在纸面上。而实际产能是以设计产能为极限的一个动态的指标,可以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予以调整。客车企业在对外宣传时,常常是以设计产能作为产能的,而设计产能与实际产能之间的巨大误差往往被忽略了。
第三,优秀的客车企业存在产能不足现象。宇通的产能不足两万辆,但2007年销售量超过了25000辆;苏州金龙的产能是15000辆,2007年销售了16000多辆。超负荷运转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点,产能是否过剩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