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奥运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于青岛公交来说近几年开展的迎奥运工作,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青岛公交抓住时机,以增强企业活力和满足乘客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实施发展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先是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更新车辆,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公交集团通过调整优化线路,解决城市交通难题。同时,通过强化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公共交通的技术含量;迎奥运英语、技能培训的加强,使公交服务有了较大提升,市民满意度更高;全面的安保教育和培训,提升了公交及岛城市民的安保意识。
公交更换新车 市民乘坐舒适
自2007年以来,在青岛市政府的支持下,公交集团有计划分步骤地对老旧车辆进行了更新,以更加舒适环保的车况迎接奥帆赛。去年,青岛市政府先后投资2.93亿元,为沿海12条公交线路和市区北部8条线路更新了764辆高档环保公交车,并购置8辆无障碍公交车投放到501路线。2008年,青岛市政府再投资1.58亿元,奥帆赛前将市区18条线路上的425辆公交车更新为高档环保型新车。相比于以前使用的公交车,新型公交车车内空间宽敞,乘客乘坐更加舒适,而且其尾气排放均达到了国Ⅲ标准,减少了尾气排放,净化了城市空气。公交8路、12路、208路、370路、374路的老旧公交车,已经列入明年的车辆更新计划。更新的车型为10米级和12米级欧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公交集团还将增加压缩天然气公交车以及无轨电车。到2009年底,老旧公交车将全部"下岗"。
据统计,目前,青岛公交更换欧Ⅱ柴油发动机800台,改造天然气汽车523辆,无轨电车增加到150辆,整修老旧柴油车400部,更新欧Ⅲ新型公交车1193辆。柴油车全部改烧欧Ⅲ标准的柴油,公交环保型公共汽电车达到2957辆,占全部营运车辆的八成,公交车"冒黑烟"现象基本杜绝。新车型不仅净化了岛城空气,让市民乘坐更加舒适,而且有的采用了自动挡位等数字化操作技术,大大改善了驾乘人员的工作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目前,青岛公交集团拥有公共汽电车4036辆,营运线路170条,万人拥有公交车数达到20.82辆,实现了市民出行最多只换乘一次,出门乘车步行不超过一华里,市区出行不超过一小时的"三个一"的目标,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
开通优化线路,解决交通难题
2006年以来,青岛公交集团根据市民要求,经过客流调查,优化调整了216路、36路等70条线路的走向,调整了128路、11路等63条线路的首末车时间。 2008年上半年,公交集团又开辟379路、380路、382路三条新线路,方便了麦岛、高科园、浮山前和浮山后区域居民的出行。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青岛市民南北行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公交的发展,在今年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通过对216等部分线路的调整延伸,363路、318路、3路、216路、302路、23路、368路、303路等9条南北公交线路共计358部公交车也都更新了车型,801路线根据市民需求几度更改线路,以更好的服务南北交通。
同时,公交场站设施也有了较大改善。2007年以来,已建成湖岛停车场等5处停车场地,还有三处正在筹建中,基本实现公交车辆退路进场,解决了公交长期夜宿路边、扰民的问题。集团公司制定严格的停车场管理规定,完善车场标志,规范停车秩序,车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技术含量
近年来,公交注重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目前,青岛公交的信息化子系统已达到25个,现正在向职工工资核算、发放、职工劳动力管理等方面延伸。目前安装车载电视的有2200多辆,已有28条线路实现了GPS智能调度,使线路运行、车辆调度更加科学合理。通过GPS监控系统应用的推广,集团公司进一步发挥GPS监控系统的优势,重点治理了超速运行等违章现象,规范公交车运行秩序,为乘客提供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公交车违章现象大幅度下降,由专项检查前的日均508车次降至目前的日均30车次。另外,公交IC卡电子收费系统不断完善,IC卡持有达到203万张。
提升服务技能,涌现绝活能手
近几年,青岛公交集团公司开展了争创"迎奥运文明示范线路"活动,促进了公交服务的提升。2007年4月,集团实施了营运服务社会承诺制度,推出了12项服务承诺,2007年11月,开展了"文明驾驶、服务乘客,做岛城一流驾驶员"工作,目的在于提高公交员工素质,为乘客提供一流的服务。进一步强化英语、哑语、普通话等服务技能培训,全体驾乘人员应普遍达到讲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基本掌握了日常服务英语100句。迎奥运,也激发了广大职工学习的积极性,涌现出一批优质服务的"绝活能手"。6路线驾驶员高秀霞,能够熟练背诵134条公交线路首末车时间和始终点站,练就了"公交线路一口清"绝活,她还带领线路驾驶员成立了"高秀霞礼仪服务小组",总结出一套公交驾驶员的服务礼仪,并在全集团进行推广,今年还两次受邀进北京展示;"导游服务能手"304路线乘务员刘艺,提出"付公交票价,享导游服务"的口号,在服务过程中向乘客介绍沿途景点和奥运知识,被称为"平民中的明星";2路线驾驶员董文香、张红梅、孙红梅,为了熟悉2路线的周边环境,他们步行走遍一条街,熟练掌握了沿线大中型工厂、企业、学校、医院等门牌号码,被称为"2路线活地图";26路线驾驶员杨晓冰业余时间研究掌握了市内、市郊所有公交线路的站点、换乘等信息,被称为"难不住"; "英语通"盖澍是26路线驾驶员,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英语,并经常在车上主动与外国乘客对话,被网友称为"最牛的公交司机";363路线驾驶员矫立敏,被称为"节油大王";维修中心首席工人王政斌,有"高压泵一校准"绝活,等等。2路线驾驶员朱传芝凭着热情的"你好"和真诚的微笑服务,被网友称为"岛城最美女司机"。
同时,青岛公交集团公司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迎奥运、抓管理、促服务,争当岗位能手"劳动竞赛和"我为奥帆赛添光彩’日新巴士杯’驾驶员技能比武"活动。两项活动贴近实际、贴近服务、贴近职工,引发了广大职工岗位练兵、岗位建功、岗位成才的劳动热情,促进了服务工作和职工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有2249人被评为"岗位能手",11人被评为"金牌驾驶员"。维修中心职工尹连国同志在上年研制成功"全自动轮胎分解机"后,继续发扬攻关创新精神,主持研制了"轮胎多管路定压充气机",这一技术成果大大提高了轮胎充气的劳动效率和安全性能,保证了生产质量。
完善安保设施,增强安保意识
"看见这两把小锤没有?"6路线驾驶员唐舆杰指了指驾驶台下方解释说,"这叫安全锤,万一发生特殊情况可以用它砸碎玻璃。队里早就开会讲过,光安全知识培训就搞了好几次,每人还发了本关于怎样处理公交车各种突发事件的小册子。"
根据"平安奥帆"的目标要求,集团公司对安全防范工作的重点、防范措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制定并印发了多项应急预案。公交集团投入320万元,在3356部公交车上每车配备2把安全锤、2把灭火器。在51处停车场、5个加油站、5个电车变电站等重点部位安装电子监控设施,增设人员加强值班巡逻工作。集团抽调500人佩戴袖标跟车进行安全督查,并要求驾乘人员行车中注意观察可疑人员和乘客携带的可疑物品,及时制止和防范危及乘客安全的行车事件发生,做到人人都是安保员,人人都是侦查员,人人都是情报员。集团邀请公安、消防、特警等专业人员对后勤管理人员、驾驶员、乘务员进行反恐防恐方面的授课13次,累计受训20000余人次,公交车驾驶员从来没有像奥运期间这样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
为了更好地营造安保氛围,青岛公交集团公司在3556部公交车车门处张贴了"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标识,在81条线路的2278部公交车的车载电视上滚动播放安全提示语,制作了二十万张"友情提示"卡,通过进行安保宣传提醒,把每一名乘客都调动起来,让广大乘客引起警惕,形成全民参与安保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