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民族客车品牌 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 吴忠勤 发布日期: 2006年5月29日
分享按钮

    20年前,当第一批日本日野客车进入中国的时候,一台客车的售价是10万美金。那时在国内最好的亚星客车在一万美金左右。日野豪华客车接送的都是外宾、名人,近几年,中国很少进口国际品牌的客车。同档次、同配置的国产豪华客车的价格是国际品牌客车的一半。这种性价比优势,使国产品牌豪华客车驰骋中国主流市场。

  从这里,我们看到不仅仅是中国的消费水平快速提高,更是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竞争可以让民族品牌与国际品牌平等共谋中国市场的发展。

  目前客车业民族品牌正在成为市场主流选择,而且,这种趋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更趋明显。民族客车品牌在国内市场成为主导地位主要是由中国客车的投入产出比和性价比、中国旅游市场和客运市场对服务品质的不断提高决定的。

  研究世界客车制造业和应用业的过程,可以明显地发现,客车业的制造使用水平,与整个人均GDP发展是同步的,如:在新加坡人均GDP21000美元,他们使用的是城市公交巴士车,每辆价格在20万美元,票价每人4~10元人民币,与该国人均GDP相比率约1:1000。

  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如上海人均GDP达到5600美元,而远在西南的贵州人均GDP仅为830美元,我们可以看到上海主流公交车在40万元左右的车辆,而贵州的公交车一般都在10多万元一辆。GDP是城市选择客车价格的主要衡量参数。依据目前中国人均GDP及东西部发展差额,我们认为,目前,30~120万元的客车是不同经济区域市场主流的产品。

  国内客车企业只有遵循市场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才能制造出适应中国用户需求的客车产品。目前国内主流客车企业正在实践这样的努力。

  相反,目前国内市场中高端的国际客车品牌要么由于配置过高,与市场需求脱节,影响销售;要么是降低配置进入低端市场,造成品牌形象受损。目前他们正处在发展的两难地步。这恰恰给国内民族品牌发展留出了机会和空间。

  由于国外客车企业的局限性,而国内客车业却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灵活度,变化需求的快速性,使中国客车民族品牌正在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选择。

  目前客车的竞争不是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的竞争,恰恰是国内品牌之间的竞争,只有充分竞争,才能把140多家客车业打造成少数几个强势品牌,无论在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方面都能取得市场和用户的信赖。只有当中国客车民族品牌成为真正的市场龙头品牌,中国客车业国际品牌也就会形成了。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