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两会期间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曙光集团总裁李进巅提交了《迅速提升我国公交用车水平的提案》。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公交问题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义重大,面对这种形势,像曙光这样以实力知名的企业,如何响应发展公交的战略思想,确实值得关注
发展公交意义重大 曙光责无旁贷
城市公共交通在体现社会公平性、保障社会效益的重要方面,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温家宝总理曾批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面对这一趋势,像曙光这样的实力企业,自然成了我国公交车发展的骨干力量。自2002年底曙光与黄海成功重组以来,丹东黄海一直是行业内外倍受瞩目的焦点:丹东黄海靠公路客车起家,因城市客车而发展壮大。城市客车市场是黄海的传统市场和优势市场,黄海在这一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产品型谱选择性更强,产品体系构成更加合理,在同行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在困境中发展 重在国家扶植
目前发展公交问题很多,城市公共交通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多数企业无法获得效益,甚至亏损。生产城市客车的企业很难得到较好的回报,产品研发经费严重不足,很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得不到及时推广。像曙光这样的民营企业更是面临这种困难和压力。然而,曙光冲破各种困难,不断加大在自主研发上的投资,通过合资合作、技术引进、联合开发等多种合作形式,多条腿走路;面对压力,曙光集团对黄海实行了低成本扩张,进行了机构调整、流程再造、冗员裁减、分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使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使得黄海客车在市场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即使如此,行业的诸多缺陷也局限了黄海客车的发展,对公交车生产企业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的扶植成了发展的关键。对曙光这样的企业,国家应优先扶持,企业既要在科技上跟进也要在税收上得到支持。为公交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也是决定公交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也要对其进行有力扶植。
李进颠指出:“抓上游的公交企业,将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公交落后的问题。”相信曙光将引领同行业共同打造先进的城市公交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