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从曙光车桥和格林柯尔的入驻看客车业新格局
文章来源: 商用汽车周刊 发布日期: 2004年11月9日
分享按钮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 2003年是客车行业的结构调整年,2004则将围绕“行业整合”和“行业扩张”两大主题来做文章;“行业整合”在2004年不会见底,“行业扩张”在2004年也不会到头。客车行业有100多家企业,多、小、散的局面历史悠久,行业的整合要从何处下手,行业的扩张又将从哪里起步,这是摆在客车行业面前的两大难题,

 

  自曙光车桥入主丹东黄海以来,中大、美的、格林柯尔相继跟进,加上保定长城、三一重工、北汽福田这些客车行业的近亲纷纷入局,给2003年的客车市场增添了许多色彩。“窥一斑而知全豹”,下面,我们就选两个企业做一些简单探讨。

 

  新产品是丹东黄海做大作强的支撑点

 

  自2002年11月丹东黄海挂牌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整合,其中逼“温水青蛙”跳起来的人事制度改革,不仅充分展示了民营资本的过人之处,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2003年,黄海共计销售各类客车3597辆,在客车行列排位第8;而其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在新品研发方面做出的成绩,集市贸易客车、“雅驰”系列客车、国产的真正低入口城市客车等新品给略显沉闷的同质化市场吹来一缕清新之风.

 

  通过采取完善的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开发设计平台、拨专款派技术人员出国考察等多种手段,调动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大大提升了新品研发速度和效果,以生产公交车见长的黄海,市场由此延伸至客运、旅游区域。

 

  亮点一:在上海举办的“2003年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上,其独辟蹊径开发的大型集市贸易客车DD6121K04,不仅荣获了"2003年度最佳客车新产品奖",更得到了大批专业用户追捧,市场表现不俗。

 

  亮点二:“非典”期间,成功推出“雅驰”系列客车,车内安装了3个换风扇顶窗及两侧推拉式侧窗,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和青睐,仅沈阳客运集团即一次性购买了50台。

 

  亮点三:2003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轮椅运动会上,10辆黄海DD6123S05大型低地板城市客车作为广州市残联指定的接送运动员专用车,成为运动会的一大亮点。

 

  亮点四:近日,又有消息说,丹东黄海和中国城市公交车辆协会在丹东举办城市公交车辆技术评议会,其新近开发的DD6123S06大型低入口城市客车顺利通过评审,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低入口城市客车,只有国内有少数厂家可以生产,但均采用完整进口底盘,丹东黄海凭多年的城市公交客车制造技术积累和底盘制造经验,解决了客车底盘悬挂和承载两大技术难题,率先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入口城市客车,为黄海客车大批量进入公交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丹东黄海将新产品开发当作做大作强的支撑点,定位非常准确,但要使其脱胎换骨,真正对行业内“宇通”和“金龙”两大品牌形成威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格林柯尔要打造中国客车的旗舰不只是一句口号

 

  格林柯尔掌门人顾雏军表示,要“倾力将亚星客车打造为国内客车制造的旗舰型企业”,并对“亚星客车成本整体下降25%”显得信心十足。

 

  格林柯尔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外来和尚”,而亚星客车也在行业内赫赫有名,曾经取得过连续8年排名行业第一的辉煌成绩,根底雄厚,虽然现在的年产销量只有高峰时期的一半左右,但仍高居行业第6的位置,其品牌价值和和硬件基础在行业内仍是一流。

 

  按照格林柯尔一贯的处事作风判断,以亚星客车为跳板进入客车行业,其最终目的是剑指行业榜首,打造中国客车的旗舰决不是一句空口号,且看他们的承诺和行动——   首先,格林柯尔对亚星客车有三项承诺:亚星现有高层基本不动;现有员工工资只高不低;不裁员,只会根据需要转岗。稳定职工队伍是实现平稳过渡的基础,实现了平稳过渡才会最大限度降低收购成本,格林柯尔深得其中三昧。

 

  第二,普遍提高技术人员和管理层工资,以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加盟亚星,用民营机制来重新激活亚星,通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深入整合文化使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第三,亚星的自主开发能力在行业内一直处于前列,但是过去在亚星集团内部的产品划分上,以8.2米为界限,使亚星股份失去了许多在产品开发上出人头地的机会。在产品研发方面,格林柯尔要使亚星客车的研发人数新增30%~40%,并计划在原有机构不变的基础上,就新引进的技术人才成立技术二部,在产品开发上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以实现亚星产品的全面升级。

 

  第四,经过调研,格林柯尔发现亚星的首要问题是成本问题,格林柯尔对降低成本极有心得,在入主科龙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使科龙的面貌焕然一新,成功诀窍就是从降低成本开始,在亚星客车复制科隆经验将会事半功倍。2003年9月,格林柯尔牛刀小试,与亚星客车进行了一次联合采购,使参加采购的部分成本下降了25%,看来降低采购成本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以上四点,从稳定大局、招募贤才到产品开发和成本控制,格林柯尔重塑亚星辉煌的思维脉络清晰可见。亚星客车以前的产品基本可以划入质中价中类,通过技术升级和成本下降后,亚星的产品会逐渐步入质高价低行列,将会极具市场竞争实力。有了产品,格林柯尔下一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市场营销,只有很好地解决了营销问题,才能在客车行业真正实现名利双收。

 

  由此看来,“外来和尚”是很会念经的,但要把经念好,取得较高的成就,则需下一番苦功夫,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挫折,才能终成正果。

 

(值班编辑:李芳)
▋新闻关键词:客车 格局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