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快速客车“馅饼”蹦得高才能咬得着
文章来源: 中国汽车报 张冰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5日
分享按钮

    北京快速公交线开通后,市民们有机会每天都以普通票价乘坐220万元的最昂贵公交大巴。北京仅这一条线路,就将投入豪华大巴50辆,厂家的销售额上亿元。而列入北京市规划的同类项目,还有三四个。市场需求车辆超过200辆,销售额将达数亿元。

   除北京外,国内其他大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南昌、杭州、沈阳等十几个城市,也都将快速公交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有的已着手实施,快的有望今年年底前开通。有人初步估算,未来几年,全国对大容量快速公交车的需求,将达数千辆,销售额数十亿元。偌大的市场商机,就摆在客车企业面前。

   但是,不少厂家对此反应迟钝,没有进入积极的竞争状态。有的认为,反正还在规划中,等建好线路再考虑不迟;有的是对自身技术实力信心不足;还有的则是产品价格太高缺乏竞争力。

   殊不知,快速公交车的针对性设计,是与运营线路的站台设施设计同步进行的。比如,车门是开在左边还是右边,车身入口踏步的高度、车门开启的宽度是多少等,都要与站台的设计紧密吻合。如果等线路都建好了,才想起向用户推销产品,为时晚矣。

   如果因技术实力够不上去,或者产品价格降不下来,而对“馅饼”的争取缺乏信心的话,则更是谬误。公交市场新的运营形式,对客车产品提出新要求,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厂家恰恰应抓住机会,通过科技进步,一方面提高技术实力;一方面降低产品价格,以此来加强市场竞争力。而不应消极等待,错失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的良机,进而坐失市场“馅饼”的商机。

   现在,公交市场的“馅饼”就在企业脑袋上方,但它决不会掉下来砸在反应迟钝的企业头上。谁拼抢积极,蹦得高,它就是谁的。

(值班编辑:吴奇)
▋新闻关键词:BRT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