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微客在武汉的路越来越窄
文章来源: 中国汽车报 记者张 珺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5日
分享按钮

    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出台前夕,武汉又出台了一项“各行其道”的规定:1.3升以下排量的机动车不能在快车道上行驶,这是继前年出台限制1.3升及以下微型车通过长江大桥和江汉一桥措施后武汉的又一限道措施。经过打击“黑面的”风波后的武汉微型客车,生存已经举步维艰,此次“各行其道”使微型客车在武汉市区进一步受到排挤。


微型客车市场大幅萎缩
     

    据经销商反映,武汉微客销售的黄金时期是去年禁“麻”到今年打击“黑面的”前的一年间。取缔“麻木”后,一部分“麻木”车主转而进行无证面的营运,“禁麻”捧火了武汉微客市场。据了解,在各商家的微车销售中,70%~80%的份额在武汉市区。
     

    打击“黑面的”后,武汉微客销售出现了很大滑坡,而且城乡销售比例也发生了根本逆转。据了解,一直位居前茅的哈飞微客,月销量从去年同期的400多辆锐减到100多辆,且市区销量与周边县城持平甚至更少;长安、五菱、昌河微客经销商也反映,目前周边县城的购买比例占到80%。
     

    昌河一家销售店的负责人反映,此次“各行其道”措施出台后,该店还没有卖出1辆车,近3个月来也只卖出了10多辆车。近来,昌河在武汉市场的表现一直不尽人意,又加上市场持续低迷,已有武汉的几家昌河销售店将进行合并的消息传出。


地方法规与国家政策错位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的出台,国家鼓励小排量和清洁能源车的意图明白无疑,此前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也明确提出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然而,武汉市的各种限行限道措施依然如故。据武汉市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各行其道”措施的出台主要是为了“确保交通安全畅通,提高通行率”。
     

    近年来,武汉交通拥堵状况日益加剧,有数据显示,武汉市现有机动车60万辆,城区中心区汽车拥有量占全市总数的75%。39个市中心区路口,高峰时交通量超过5000辆,远高于3000~4000辆的全国标准。而标志武汉地区交通晴雨表的长江交通总量2002年为13.8万辆时,已是一片叫堵之声,而眼下已突破27.8万辆。现在行在武汉,已明显感觉车速慢,红灯路口行动混乱。
     

    但交通拥堵,一定是微客及其他小排量汽车的错吗?记者向交管局了解此事,从局部现实情况出发,交管局制订地方措施的确有道理,但他们并不了解国家的相关汽车政策,对此次出台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他们也表示“还未听说过”。事实上,武汉的道路并未完全饱和,与南京、沈阳、成都等同等城市相比,武汉的道路利用率还偏低,次干道的整治利用还有待加强。有专家认为,以限行限道来缓解交通拥堵是治标不治本,也有车型歧视之嫌。而且从武汉市汽车保有量来看,虽然每10万辆的增加时间在缩短,但与其他城市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微客被迫转向周边县市
     

    “微客转向周边县市已是必然趋势。”哈飞汽车销售部武汉分公司经理王荣忻说。长安一位销售负责人也表示,微车在武汉城区遭到淘汰,但周边县市还有很大潜力。微客被迫转战周边县市。
     

    据介绍,目前哈飞已在武汉周边的黄石、孝感城区和大悟县城开设了3家销售点,另外在黄石、黄冈和仙桃等地建立了29家维修网点。长安公司也在宜昌、恩施等地建立了4家销售点。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周边县市,尤其是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还不平衡,加上对汽车的认知度不够和信息流动的不充分,微客在武汉周边发展也受到阻碍与制约。微客,路在何方?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