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靠手机,公交也能“网约”啦。昨天,天津市首次推出的“网约公交”在空港经济区内试运营。其打破常规公交固定运营模式,在划定区域内采用“不定线、不定站,手机下单、实时响应”的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市民个性化、定制化出行需求。
公交也能“网约”,空港率先试点
2025年10月30日一早,天津空港经济区地铁站外,一辆橘黄色的中型公交车稳稳停靠,车身上白色的“网约公交”字样醒目。
“网约公交”是天津市对“公交+互联网”创新模式的探索实践。市民只需通过“天津公交”或“滴滴出行”App以及微信小程序进入“网约公交”,就能像打车一样网约公交。系统会根据乘客位置和目的地自动匹配最优车辆,规划最短行驶路径,并提示乘客前往最近的虚拟站点上车。
据了解,“网约公交”试运营期间以空港经济区为核心运营区域,运营范围为西至空港地铁公交站、北至津汉公路、东至环河北道、南至空港西七道和东七道的围合区域。
“这里企业集中、居民区密布、通勤需求强烈。”市公交集团运营业务部副部长韩家庆介绍,“常规公交线路长、停站多、效率低,而‘网约公交’能根据出行需求灵活调度,提升出行效率。”
目前该区域设置200余个虚拟“网约公交”站点,覆盖空港地铁站、奥特莱斯、SM城市广场、空港医院等核心地点,票价实行一票制,每人4元。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公共交通处一级主任科员王雄杰表示,“网约公交”是为集中出行人群量身定制的新型服务方式,“它既具备网约车的灵活性,又兼有公交的集约化、绿色低碳优势,是对城市‘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一次智慧化探索。”
像“拼车”,但更有保障
昨天10点15分,中环东路与东四道交口附近,准备前往地铁站的宋女士在手机上选择了“网约公交”,输入目的地“空港经济区地铁站”后点击“呼叫”,瞬间就收到司机接单提示。“您的尾号是2875吗?”在确认乘客信息后,司机张学刚点击“确认上车”开始行程。
与普通公交不同,司机驾驶位右手边架设了一台平板电脑,显示载客时长、线上载客人数、服务订单数等。张学刚告诉记者,在成为“网约公交”司机前,他接受了车辆和网约车系统相关培训。
宋女士对这种新模式很满意:“以前要么挤公交,要么打车,‘网约公交’方便又便宜,像‘拼车’,但更有保障。”
市公交集团数据显示,首日7点至12点,“网约公交”共完成39单、运送乘客44人。天津公交第四客运公司运营业务部部长张美表示:“乘客反馈积极,说明模式可行。乘客基本实现‘家门口上车’。”
公交出行,开启“按需定制”时代
空港经济区企业员工贾先生认为这种新型公交“特别适合上班族”:“我们单位离地铁站2公里,坐公交等候时间长,打车又不值当,现在打个‘网约公交’省时又省钱。”
天津港保税区规划国土和建设交通局副局长陈宗祥介绍,空港经济区早晚高峰交通压力较大,居民一两公里内的短途出行集中,又难以靠常规公交灵活覆盖,“网约公交”正好解决这些痛点。“如果运行顺利,我们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与公交、网约车平台共同完善集约化出行体系。”他说。随着“网约公交”的加入,天津公交服务正从“固定运营”迈向“智能响应”。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