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在江淮客车销售公司,前来购车的顾客不断,一些车的交货期甚至排到春节后。在国内客车市场增速放缓,一些客车公司甚至出现举步维艰的情形下,江淮客车的产销却增长迅猛,全年销售客车3456辆,销量同比增长2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其中销量的增幅位居行业前列,企业的排名由2004年第13位,前进到前11位。江淮客车在安徽、山东等市场的销量增幅达到4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
作为中国客车工业的后起之秀,江淮客车公司在合肥现代、新马客车和扬州江淮宏运三家客车企业重组后,通过2004年的基础建立和资源重组,使过去分散的生产、销售和技术开发体系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江淮客车利用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增强产品的创新能力,经过资源整合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使企业呈现大踏步的发展。
据了解,公司在2004年实现产销客车2800多辆的基础上,2005年又实现产销同步增长,客车的增量达到近700辆,收入增长1亿多元。在产品的开发上,江淮客车对产品进行适应性的开发,强调产品的差异化和多元化,在开发的思路上做到与国内客车比较,价格比别人高一点,性能则比别人高得多;与国外客车比较,性能比别人低一点,价格则比别人低得多。
由于新开发的村村通、城乡通、城镇通以及城市公交客车具有高于国内同等级客车产品的节油性、安全性、舒适性,江淮客车去年销量逐月上升,客车出口也打开了新局面。经过产品结构的调整,江淮客车已形成以高中档客车相济,大中轻并举的宽系列产品结构,给用户提供了更宽的选择。
公司总经理李永祥介绍,江淮客车去年市场表现较好,原因一是加大了引进技术的自主创新,利用现代技术开发的节油客车在市场中反响很好,很多客运公司通过运输实践,感受到了江淮客车的省油性。二是依托江淮6~8米成熟的底盘优势开发的中轻型客车,在城镇之间的交通运输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去年,国内市场6~8米客车的销售下降很大,而江淮客车却呈现很大的增幅,仅6~8米客车的销售就达到2800辆,增幅达53%左右。李永祥认为,产品适销对路,加强服务创新,是企业提升市场空间的关键所在。
李永祥总经理对今年的客车市场充满信心。他认为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使公路客运的空间更加广阔,中小客车的市场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李永祥表示,江淮客车以中小客车市场领导者为市场定位,结合市场需要、用户需求和产品技术平台的优势,从营销战略上以现代技术的“节油经济性”和江淮底盘的“可靠耐用性”为主线,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06年江淮客车仍然会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在发展中再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