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客车企业如何开发重点区域市场
文章来源: 中国交通报 作者:欧阳光 发布日期: 2005年7月13日
分享按钮

  重点区域市场的特征重点区域,顾名思义是对客车生产企业的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区域;重点客运市场是指经济活跃、旅客周转量大区域,主要指环渤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

  重点区域人们出行量多。2003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1亿人次,客流增长主要集中于一些中心城市、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经济发达地区,部分中心城市客运站点的旅客发送量增幅在20%以上。

  重点区域公路路网建设非常发达和先进。比如长三角地区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3.2倍,高速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

  重点区域城市公共交通建设速度快。随着国家大规模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现代化大都市已是各个城市发展目标,例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翼地区,都已形成统一发展整体,轻轨、公交要联成一整体。

  重点区域轨道交通和航空运输一般都比较发达,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

  重点区域管理更规范。"客运联合体"的产生,使客运企业的规模进一步加大,规范客车营运市场,也有利于引导客车行业进行结构调整。

  重点区域车辆更新换代速度快,车辆更新的速度远高于内地。

  重点区域各种档次的车辆需求都存在。在重点区域的客户对车辆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各个厂家的车辆销售都有市场,而且销售量占各自公司总额的比例都很高,基本达到"28理论"的比例。

  重点区域市场客车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有的企业居然号称要拿几千万元来寻求在重点市场的突破。

  重点区域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客运企业资质评定使客车市场有所萎缩。客运企业购车热情的提前释放,这种透支对今后正常的购车秩序必然会产生一些影响。新车比例高,导致近几年车辆更新速度放慢,使目前的客车市场有所萎缩。

  其次,从去年以来,在运力过剩的影响之下,客车用户的经营效益越来越差,因此行业内部无序竞争日益激烈。地方政府纷纷制定了清理整顿的实施方案,有效地控制了新的挂靠经营关系的形成,使个体购车数量大为减少,对今年一季度的客车销售下降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其三,火车提速挤压了公路客运市场。据说,2005年,火车将第6次提速。

  随着铁路建设的提速,铁路网络的覆盖面会越来越大,"网眼"会越来越小,对公路客运的压力将越来越强。

  多管齐下开发市场目前这种公路客车市场的持续低迷,给许多客车厂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突破这种状态?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市场进行开拓。

  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大力发展公交车,城市客车不再是客车市场上的"鸡肋"。

  开发新品种城间客车。随着全国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些公交车逐渐承担起城间短途客运的任务。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带来的公交线路延长,导致部分公交客车承担起城间短途客运的任务。

  在传统客运和旅游客车市场上需要培育自己的优势产品,避免盲目开发,找准自己位置。为企业获得更大空间奠定基础。

  深入开拓公路客车市场,延伸到农村市场。这两年公路客车出现了低迷,但是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小城市公交客车和农村公路已成为国家的议题。同样在这一方面经济活跃的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已在这方面走在前列。

  挖掘专用客车市场。重点区域市场经济活跃,需求层次多样,专业化市场的需求尤其突出,比如体检车、X光车就是重点区域医疗卫生系统所需要的车辆。

  重点区域的市场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随着内地区域的经济向重点区域靠拢,其市场需求也向重点区域靠拢。因此把握和满足重点区域的需求,就是把握全局的走向。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