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银行对汽车贷款审查的日益严格以及整车厂商持续降价引发的持币待购现象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国内汽车市场没有能够承接前两年高速发展的态势,汽车产量和销量的增长率都有所下降。由于汽车市场的不景气、整车厂商产能的扩大,也使汽车库存比2003年有所增加。然而,新下线的整车产品却没有受到市场萧条状况的"拖累",厂家纷纷把推出新产品作为激活相对疲软的汽车市场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的实施,使汽车市场推出新品的速度更加迅捷,花样依旧繁多。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1月1日东风悦达起亚率先推出2004款千里马以来,包括改进款车型在内,全年推出新产品累计达到近300种,同比增长约1.5倍。
一、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状况
1.第一汽车集团
2004年,作为国内三大汽车集团之首的一汽集团继续发挥其技术上的优势,开发、推出了众多的新产品,并布局全国汽车市场,在业界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在乘用车方面,该集团新推出了威乐、夏利N3与花冠轿车等新车型;改进推出了福美来、捷达、红旗名仕以及卓越者、豪华型马自达62.0、奥迪A4及A6轿车;由于普拉多(霸道)、特锐和陆地巡洋舰3款SUV是2003年下半年才上市的新产品,再加上市场因素影响,所以没有继续推出它们的改进车型。
在商用车方面,2003年底一汽集团无锡柴油机厂生产的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6DL发动机的问世,使一汽集团更加坚定了要在重型汽车上有所作为的决心。该车的发动机是与奥地利AVL公司合作开发的,功率覆盖206-228kW,采用四气门结构设计,使进气量和燃油经济性显著提高,最低油耗小于195g/kw.h,比其他同功率发动机省油10%,并可保证80万km无大修。2004年8月15日,配备该发动机和具有轿车般舒适性J5P驾驶室的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奥威解放重型载货汽车在全国上市。该款车以用户赢利为目的,针对中国运输市场的变化形势,结合当今国际重型汽车的先进技術和发展潮流,一经推出,便在国内重型汽车市场掀起了销售热潮。这不仅体现了一汽集团主动顺应货运市场重型化趋势的整体策略,也强烈地显示了解放品牌凭借高端重型汽车产品谋求更大市场空间的坚定决心。
2.东风汽车公司
2004年是东风与日产合资成立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运行的第.一年,单就整车新产品而言,该公司推出的新产品在各种车型上均有所涉及,初步显示出合资后的良好效果。
在乘用车方面,为进一步适应消费者需求,千里马、阳光和蓝鸟均有改进款推出。而新推出的标致307、远舰和天籁分别为法国标致-程度的改变,相当一部分人已经不再单纯把汽车当做奢侈品看待,而作为交通工具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所以,以轿车需求为主的私家车日渐成为引领汽车新品的排头兵。2004年全年轿车新品达到80余种,同比增长约14%,约占全部汽车新产品总数的27%。
2.SUV(包括MPV)风有所减弱
经过2003年的"SUV元年"之后,2004年随着国内整个汽车市场的相对疲软、SUV厂商之间竞争的加剧、燃油价格的持续增长以及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日趋理性化,虽然
SUV(MPV)依然是销售增长较快的车型,但大多数SUV(MPV)生产厂商已不再盲目推出新产品,而是在原有车型基础上针对销售做文章。全年SUV(MPV)新品约35种,同比减少约13%。
3.国有企业新产品开发速度领先,民营企业的新产品占总量比例逐渐提高
我国汽车工业50多年来,一直是国营企业产品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奇瑞、吉利、长城、中兴和中大等一批民营汽车企业在逐渐崛起,这些企业利用其机制比较灵活等优势,积极涉足新产品开发领域,并且,它们在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上明显加快,在推出新产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渐提高。民营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在2004年的汽车市场上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4.商用车新产品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我国商用车经过50年的发展,自主研发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但较国外同类产品,依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商用车新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以一汽奥威重型汽车为代表。一汽集团的奥威重型汽车是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接近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重型汽车。但是,纯自主研发产品在我国汽车市场上毕竟还是极少数。
随着近年来国内商用车公司与国外合资合作的增多,2004年的商用车新产品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例如:载货汽车方面有中国重汽的豪沃、华沃的FMl2、江淮的帅铃和江铃的凯运等;客车方面有江淮的好运、北汽福田的欧V和南京依维柯的都灵V等。
5.产品改进速度进一步加快
随着车型的逐渐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在同一级别中可以有更多车型进行选择,在这种市场形势下,生产厂商为了使自己现有的车型在市场上的销售份额保持得更加持久,纷纷加快了对原有车型的改进速度。因此,对同一款车型来讲,2004款的有些升级型产品从原来的几年一改到现如今的几乎一年一变,甚至一年有两个变化的程度。
6.零部件新产品的研发开始加速
随着我国汽车整车产销量的迅速增长和整车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界对"我国要发展民族汽车工业,提高汽车零部件整体水平应该先行"的观念的认识逐渐深入,并取得了共识。于是,各汽车零部件企业都自觉地加快了新产品的研发进程。例如:一汽集团大连柴油机厂的CA4D32-12和CA4DC2柴油机、东风康明斯的D系列柴油机以及广州新力金属有限公司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微粒捕集器等的研制成功都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我国汽车零部件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仍然远远落后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
三、新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开发能力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速产品开发能力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就汽车产业整体而言,我国与国外高水平的汽车开发技术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自主开发能力依然较弱
当前,虽然我国汽车企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了自主开发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加之企业考虑到我国汽车市场存在着产品推出后市场状况的不可预见性以及国内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盲目崇拜等原因,所以,汽车市场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还是凤毛麟角。我国生产的汽车新产品,尤其是轿车产品大部分还是处于引进居多的状况,而且KD组装现象依然存在。
针对商用车而言,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能力,一汽集团、东风公司、重汽,集团、宇通和金龙等公司在产品开发上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大多企业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明显的。
2.产品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汽车产品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外汽车企业每年的新产品开发费用的投入约占其年销售额的3%左右,数额高达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而在我国,就是在一些重点骨干企业中,新产品研发费用与销售额的比例平均也不超过2%,加之与国外销售额本身存在的巨大差距,所以技术开发费用的投入总量与国外的差距是巨大的。
3.国内零部件整体水平不高阻碍了新产品开发进程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几千甚至上万家。有分析表明,其中近70%的企业相对或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对一些高技术的关键模块或系统的研制和生产,有些企业甚至是空白;30%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企业,也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的。也就是说,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高新技术零部件企业只能占非常小的比例,且其中合资或外国独资企业占绝对多数。
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中的大部分企业只能生产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零部件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整车厂商新产品的开发进程,尤其是对进行自主开发的整车企业,产生了制约作用。
4.部分改进或升级车型仍是"小打小闹"
在承认生产厂商为了一种车型在市场上保持得更持久而使其改进速度加快的同时,严格地说,也有部分厂商只是为了销售而降价,为了降价而减配置,为了减配置而推出所谓的新产品。这些新产品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原有车型的品质。
四、新产品发展趋势
1.自主开发将成为趋势
目前在我国,上自政府下至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自主开发的重要性,都不愿意看到我国汽车产业的未来成为世界汽车的加工厂和销售地,因此,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在加大力度进行自主开发工作。例如:2004年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研发中心落户花都的庆典仪式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高层就表示将在接近市场的地方与当地供应商合作,共同开发产品;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国铭到期卸任,从事新产品研发工作多年的台湾中华汽车副总经理刘兴台再次执掌帅印,他表示将在新产品开发、技术研发方面提升东南汽车的核心竞争力;而优秀的民营汽车企业的代表之一吉利汽车公司也将新建一座总投资达3.5亿元的汽车研究院,并聘前韩国大宇副总裁沈奉燮就任院长,可见其对新产品开发的重视;另外,一汽奥威的推出已经为汽车企业作出了表率,一汽集团在2005年年初又推出了一款完全自主开发的重型汽车。
2.乘用车(轿车、SUV、MPV和微型客车)还将是新产品的主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内汽车尤其是乘用车市场的需求还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那么作为私人购车主体的乘用车在未来新产品发展中将继续扮演"主要角色",符合消费者需求、性价比高的乘用车新产品将成为企业研发的主流。
3.大功率、高承载和高档化的新产品是重型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一批高等级公路相继竣工,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行,汽车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设施建设以及国家对超限、超载打击的日益严厉,都为重型汽车产品及市场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消费者而言,过去大多采用154.35kW(210马力)功率以下发动机的重型汽车已不再是其主要采购对象,190.10kW(260马力)功率发动机以上的车型,越来越受其青睐。而作为商用车,"多拉快跑"应该是消费者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在车型设计越来越人性化的今天,驾驶舒适性也将是厂家重点考虑的卖点之一。
4.客车新品的主流将是高档、豪华、安全和环保并举
综合国内旅游市场的逐渐扩大、消费者对车辆舒适性的要求以及高档豪华客车有着丰厚的利润等主观和客观因素,未来大客车的主流将以高档、豪华为主。同时,考虑到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以及消费者对安全的关注,高档、豪华、安全和环保并举的客车将成为市场的宠儿。而混合动力客车、天然气客车和电动客车也将会在公交市场所占比例中逐渐增大。
5.专用车将会越来越体现其"专长"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种服务和工程建设都将加大对专用车的需求,尤其是针对新领域开发出的新型专用车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2004年国内整车新产品评述
文章来源: 《汽车工业研究》(2005年第5期)作者:顾洪建 发布日期: 2005年6月1日
分享按钮
分享按钮
(值班编辑:吴奇)
▋新闻关键词:汽车
2005-6-1·4月汽车产销突破50万辆
2005-5-31·一季度汽车业利润下降6成 零部件业利润10年首降
2005-5-31·汽车电子产业前景广阔 正在逐步向深圳聚集
2005-5-27 ·中大汽车生产周期从45天缩短到20天
2005-5-27·2005年广州五十铃参加《M2、M3类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研讨会
2005-5-25·东风混合动力汽车年内实现产业化
2005-5-25·汽车市场哪有高歌猛进?------解读4月份汽车销售数据
2005-5-24·东风汽车悬架弹簧公司做大社会配套市场
2005-5-24·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005-5-24·上汽、一汽、东风三大汽车集团瞄准微型车市场
更多>>▋市场分析其它相关新闻
2005-6-1·中国MPV产业组织分析及发展建议
2005-6-1·全新公交车将现北京街头 造价最高达100万
2005-6-1·4月汽车产销突破50万辆
2005-6-1·轻客爱尔法A8在广东 上市净车价8.98万元
2005-6-1·105辆宇通LPG准低地板公交车再入羊城
2005-6-1· "大金龙"客车启动05"龙腾计划"
2005-6-1·北京奥运交通服务车辆超过4000
2005-6-1·我国通客车行政村两年增加了近3万个
2005-6-1·全顺快运已占据重庆近40%市场份额
2005-5-31·内部重组康明斯意在零部件和新兴市场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