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用了10分钟就到家了。不用像普通公交一样绕路,真快!”2025年8月22日,江苏省常州市市民倪阿姨体验过常州首条3.0版本“云公交”267路后十分惊喜,“没想到现在还能像打的一样‘打’公交车。”
同样花2元就能享受到专车服务。运营“云公交”模式后,267路采用5座小汽车,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一体机或电话下单,就可预约全线站点的出发、到达。后台收到“订单”后,会立即派出公交车到达乘客所在车站,由传统的“人等车”变为“车接人”。
不断优化的运营模式折射了常州公交向服务精细化转型深耕。常州公共交通集团营运生产部部长张锐介绍,在增加部分虚拟站点的1.0版本和5座小汽车模式的2.0版本基础上,此次推出的“云公交”3.0版本实现了公交车“随叫随到、点到点直达”,大幅提升了市民出行效率。目前,常州已开通8条“云公交”,精准服务3000余个预约订单,减少无效里程3400公里。
越来越多6米长的纯电小型公交车灵活地穿梭在常州的街头巷尾。因外形小巧可爱,又被市民称为“宝宝巴士”。不论是在拥堵路段还是在狭窄区域,凭借“身材”优势,“宝宝巴士”周转便捷,通行效率更高。2024年常州市全市更新的小型公交车占比达96%。
“用小车替换大车”在于“精准投放”,而非“大水漫灌”。截至目前,已有500余辆“宝宝巴士”投放到常州市全市30余条公交线路上,实行车辆“大小混搭”模式,即客流高峰时使用大车、平峰时使用小车。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机动应对潮汐客流,也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一出地铁站,就是公交站。2025年6月,位于常州地铁1号线茶山站9号口的全市首个公共交通港投入使用。改造后的公交站台不仅设有智慧显示屏,公交、地铁时刻表一目了然,还设有便民充电设施,可缓解乘客“电量焦虑”。
随着地铁线路覆盖率越来越高,公交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角色正从“主力军”转向“衔接者”。为一体化推动公交地铁“两网”融合,在场站方面,常州公交打造了五一路交通枢纽、茶山站公共交通港等“微枢纽”;在线网方面,推动164条线路与地铁衔接,地铁站点50米内公交站点覆盖率达100%;在城乡公交“长改短”方面,实现偏远乡镇一站式、近距离与地铁站点衔接,降低公交与地铁复线率。
张锐表示,通过对各站点客流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常州公交开通了“短、频、快”地铁接驳线,推动公交、地铁在运营时间、班次安排上的无缝衔接。这些微循环线与地铁和干线公交形成了“快慢组合拳”,专攻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痛点。
公交“变身”的背后蕴藏着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逻辑从“大而全”到“小而精”的深刻转型,一个更高效、便捷、可持续的公共交通网络将有力支撑这座城市的发展“加速度”。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