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防护服的张国吉(受访者供图)
8月16日,时间已是夜里23时,在三亚火车站公交车站点旁,停放着两辆外表和普通公交车并无两样的公交车。一辆车上,三亚公交集团公司公交车司机张国吉身着防护服坐在驾驶位上等待着。
透过车窗玻璃,不少人发现这两辆公交车的驾驶员座位和乘客座位之间被安装上了隔板。车辆前挡风玻璃上还贴着一块标示牌,上写“临时隔离车”。原来这两辆公交车是三亚接送从其他地方抵达三亚火车站的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目前主要接送的是来到三亚,没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旅客,这些旅客需要隔离24小时等待核酸检测结果)。
张国吉是这两辆“临时隔离车”的驾驶员之一,也是三亚公交集团公司17路公交车司机。今年49岁的他于2017年从黑龙江来到三亚,今年是他在三亚公交集团公司工作的第3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和其他司机一起负责驾驶“临时隔离车”,接送抵达三亚火车站的“特殊”乘客——密接者和次密接者。
“疫情最严重期间,也是我们工作最忙、责任最重的时候。从领导到职工,为了抗击疫情,每个人都在无畏地前行。直至今日,大家都从未松懈过。这已经成为了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应有的一种工作态度。”张国吉说。
17路公交车途经33个站,“临时隔离车”只从三亚火车站到隔离点,两点一线。对张国吉来说,路程缩短了,但工作量并没有因此减轻。工作期间,张国吉必须长时间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吃喝拉撒也成了技术活。有时,还会遇到个别次密接者不愿意上车,张国吉只能在车上汗如雨下地等着。
“他们觉得三亚是低风险地区没有大碍,不愿意被隔离。”张国吉说,有一次,一位次密接者不愿上车到隔离点隔离,他和其他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好说歹说了半个多小时,才劝通了。“这事没得商量,为了所有人的安全着想,不管高低风险都得配合。”
正常情况,张国吉和另外3位司机分两班倒驾驶“临时隔离车”,第一班从8时至16时,第二班从16时至24时。“如遇特殊情况,第二班延长至凌晨2点也是常有的事。”张国吉说,有时还会接到临时接送任务,那就得不分昼夜干了。
三亚火车站人来人往,大部分时间,车上的两位“临时隔离车”司机似乎置身于人群中,却只能远远看着人群。每天下班后就回到隔离酒店,回到各自的房间,不能与旁人接触,也不允许有人来看望。陪伴他们的,只有手机上那一方小小的屏幕。在张国吉给记者发来的一张工作照上,他的手已被汗水泡的发皱发白。“我们每天都要消毒,隔四个小时消毒一次,加上穿着防护服,一直出汗,这种情况很正常。”
此前张国吉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三亚,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后,他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和父母见面了。“他们很担心我的安全,每天都嘱咐我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但却从来没有说过不让我干这份工作。”对于这份工作,父母尽管有许多担忧,但还是默默支持着儿子的工作。
“会害怕吗?”记者问。“都选择了这份工作还有啥好怕的,而且我们防护工作很到位。”张国吉告诉记者,市政府和公司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保障。除了免费入住的酒店,还准备了口罩、酒精、防护服等装备。“从疫情暴发到现在,三亚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很有成效,让我觉得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这种坚持很有意义,也是我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认可。”张国吉说。
“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记者问。
“立马回家陪陪爸爸妈妈。”张国吉毫不犹豫地回答。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