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高嘉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凭借着对设计事业的满腔热爱,和吃苦耐劳的韧劲,已过而立之年的高嘉利,带领团队克服了新能源汽车设计的一个又一个的攻坚难题,见证了一辆又一辆新能源汽车顺利下线。
十年如一日,他从一名普通的底盘设计师成长为一名“全能型”技术能手。他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 2018年又获得宁波市的“鄞州金匠”, 2019年带领团队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匠心,是对极致的追求
在同事们眼中,高嘉利话不多,沉稳踏实是他的“标签”,吃苦肯干更是他知行合一的写照,这也许是每一位脚踏实地又“匠心独具”的中车工匠的“标配”。今年30岁出头的高嘉利,2014年7月进入中车电动子公司——浙江电车,从事新能源客车底盘技术开发工作,许多基础性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异常繁重,而作为底盘设计主管的高嘉利需负责编制底盘整体系统全套技术标准,其中包括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以及车架系统的几十项设计标准、工艺标准。
在面对如此繁重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攻克技术难关。针对新能源客车整车重量增加、能耗高的问题,高嘉利带领底盘设计团队承担起宁波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轻量化(超级电容)储能式无轨电车”的研发工作。他回忆说:“那时公司就是家,通宵试验是常事,我们经常早晨回家,中午又返回公司,经过2年50余次反复试验,项目终于完成。”他们的团队实现了8.5、10.5米、12米、18米全系车型的底盘开发。经过实际验证,在确保不降低客车的耐抗性、稳定性以及客车的舒适性的前提下,应用轻量化铝合金车身的整车同比钢车身重量可减轻0.5吨,《轻量化(超级电容)储能式无轨电车》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匠魂,是不忘初心的本真
从一线设计岗位上逐步成长起来的高嘉利越来越被公司委以重任。他经常说:“我只想把手里的图纸设计好。”简简单单一句话的背后,却体现出了不忘初心的本真。
2014年9月,高嘉利申请的一种电车制动管、一种气动可调式方向管柱结构、一种转向助力泵的减震绝缘垫3项创新成果顺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随着创新成果的“次第开放”,技术中心底盘室又设置了制动、车架2个专业的课题研究小组,为解决底盘技术的瓶颈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创新研发的平台。高嘉利在平凡的岗位上,带出了一批综合素质高、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底盘室成员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0项。
匠心精神,源自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工作中做到极致忘我。8年来,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金牌工匠”,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中车“工匠”的品质。
同事们经常说,“小高看着文弱,工作起来却是个‘拼命三郎’,勤奋实干、任劳任怨,干活没话说。”在基层,威信、口碑就是“干”出来的。在我们的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隔绝外界纷扰,耐心、专注、精益求精,以毕生岁月追求产品极致完美,看似微小,却造福于世。他们执着品质提升,专业、严谨、一丝不苟,享受产品在手中升华的过程。在毫厘之间追求“匠心”传承,不忘初心以求“匠魂”本真。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