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453”法规影响,轻型客车市场出现明显波动,据中汽协统计数据,5月,国内轻客车型共计销售2.6万辆,同比下降28.58%。
为一探究竟,近日,记者走访一线市场,了解相关政策对市场的具体影响。
“453”法规对封闭式日系轻客影响不大
业绩大幅下滑
“今年,公司轻型客车业务开展得不甚理想,半年时间过去了,只销售出各类车型100余辆,远远低于年初的预期。”北京通州某经销商徐彦(化名)感叹道,“要知道,前些年轻客市场异常火爆,一年中仅一款车型就能卖到500辆左右。”
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轻客业绩下滑并非个例,多数经销商均感叹市场大不如前。而原因嘛,除经济因素外,政策法规带来的影响最明显。
据了解,经销商口中提及最多的要数工信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453”法规,文件对相关车型核定了6条严格的安全技术性能要求,很多以中置发动机为主的日系轻客被严格限制,无法上牌。
北京经销商顾超(化名)告诉记者,近两年,虽然欧系轻客的发展较为迅速,但市场对6座的日系轻客仍有较大需求,“453”法规的发布恰恰限制了该类车型的销售,导致公司整体业务下滑。
徐彦也表示,受政策限制,主机厂已撤回6座版本车型,这对公司的影响较大。以往6座轻客的销量占到总量的70%左右,而失去该车型后,完成销售计划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企业积极应对
记者了解到,“453”法规限制的轻客车型以6~8座的常规运营车辆为主,而2~4座和10座版本车型并不受影响。即便如此,轻客市场下滑仍在所难免,这又是为何?交谈中,经销商透露了其中的缘由。
“2~4座车型多为封闭式货运车辆,受北京货运车辆交通管制影响,该车型无法在市内自由通行;而10座版本车型被划分为营运车辆,只能挂黄牌,市场需求同样较为有限。”顾超指出,“6座车型不同,由于需要指标购买,可以挂蓝牌,并不受城市限行管制,再加上座位较少,利于改装,不少用户购买后用于城市配送。尽管这种车辆的改装严格意义上属于违规行为,但市场需求巨大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主机厂显然不能接受“无车可卖”的局面。据经销商透露,为应对“453”法规带来的影响,不少车企的前置发动机车型已在研发之中,不久便可面市。
“主机厂方面已放出消息,预计年底会有一款前置发动机布局的欧系轻客上市;除此之外,9月期间,店里还将销售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轻客产品。这些新车型的推出将全面缓解‘453’法规对于轻客销售工作的影响。”徐彦说。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