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观点

陈全世:我国新能源客车产业的发展与挑战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6-01-13

  【中国客车信息网 厦门报道】

  在1月12日于厦门召开的2015中国客车学术年会上,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陈全世以“我国新能源客车产业的发展与挑战”为题指出,2016年将是新能源汽车缓冲年或调整年,产销量可能大幅度跳水,同时,目前已经运行的约30万辆新能源车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或问题。

  发展新能源不可贻误战机

  陈全世表示,从国家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最新政策动向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来看,发展新能源是顺势而为,对于传统车企来说,需要看清形势,枕戈待旦,不能再慢慢吞吞、犹犹豫豫,不能再让臃肿的体系、过长的决策链条一再贻误战机。

  但陈全世也提醒,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增长中也存有隐忧,主要问题和挑战在于:一是关键技术的缺失,特别是整车集成、轻量化、电池、电机、电控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二是安全性问题,新能源汽车火灾频发;三是个别地区出现示范运行的车辆性能大幅度缩水。

  他举例说,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从价格上看,一般发动机成本占整车的15%—20%,而动力电池系统要占整车40%左右,而且维护保养的量更大。电池单体(电芯)技术路线、电池材料(正、负极)选择、管理系统、热管理冷却方式、SOC估计、电池成组技术路线等均存有多种选择,有待整车厂对动力电池系统加深理解。同样,驱动电机(及控制器)和传动系统的选择也没有定论,需要不断试验、创新和总结、提高。

  因此,他表示,可以预见,2016年可能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缓冲年或调整年:产销量可能大幅度跳水;已经实现销售并在社会上运行的约30万辆新能源车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或问题,甚至重大火灾事件会比往年都多;车辆的技术瑕疵和使用、停放不当,都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对此,千万不能“大惊小怪”,否定新能源汽车的大方向,但也不能“视而不见”、漠然视之,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技术方案的研究评估和提高是个好机会。此外,调整还将体现在充电模式和商业模式的选择问题,以及国家政策的走向。

  不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压力,2015年10月巴黎全球气候大会期间达成的“巴黎气候协定”的一个目标是:把全球变暖限制在“远低于前工业化水平之上2℃”,这个目标的解释之一是:各国能够确保“到2050年实现净排放为零”。这意味着,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传统汽车将无法生存,传统车企或将面临转型或者倒闭。而缓冲期也许只有35年。

  要制定行业或企业标准来应对安全隐患

  尽管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的数据显示,即使没有任何技术问题,每年全国也会有540辆车发生自燃,但安全问题永远无小事。

  陈全世特别提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隐患,不要过度指望于国家标准,应该建立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他建议对新能源汽车开展检测评估,从2011年的“十城千辆”示范推广应用到2015年底,累计可能有约30万辆新能源汽车(包括节能型的混合动力汽车),这些车辆技术状况和水平差异较大,经过的运营情况不同,现在必须进行(投入运营2年以上)车况的重新检测和认证,确定其技术状况。尤其是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容量、一致性、管理系统,包括热管理的有效性,充电设施的匹配性等;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的安全性、效率、性能完整性等,以及绝缘部件的完整性、有效性。此外,检测确定动力电源系统的完整性、有效性,是否能支持整车的安全运行。在具体操作层面,应至少保证与正常车辆一样进行年检和重点车型的抽检,保证安全运行。同时,制定操作规范,建设必要的检测认证设备以及组织和培训从事检测、认证的专业技术人员。

  陈全世建议,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检测评估,首先,应制定检测标准、规范或者统称技术文件,采取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相结合的方法:即由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管理部门——工信部和科技部牵头,组织专家及国家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电动汽车分委会等部门,编制相关技术文件;或者由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生产厂商—即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织业内专家、学者编写。目前建议以出厂安全检查规范为基础进行改编。其次,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主要是动力电源系统(高压电系统)的检测设备。最后,组织和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从事动力电源系统的技术人员要具备从事高电压工作的资质和必要的安全操作培训。他强调,促进新能源客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和企业家的良知。

  未来汽车的功能可升级进化

  陈全世还对“互联网+汽车”生态下的未来汽车做了展望:电力将会成为汽车驱动的主要方式,从汽油燃料向电力驱动的转变,将会大大减少汽车内部机械部件的复杂性。随着传统汽车市场增速变缓,汽车四化(电动化、电商化、智能化与共享化)将成为长期的发展趋势。同时,分享经济或将改变销售和汽车配置,汽车上将会使用更多的软件,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将普及。而按需租车经济和无人驾驶技术,将导致汽车销售量持续走低。未来,汽车功能会像智能手机那样升级、进化。车内的显示器应该向智能手机学习,拥有更多的功能。智能车内娱乐系统都只是过渡技术。

  他认为,“互联网+汽车”生活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智能车载系统市场将展开激烈争夺,而智能车载系统的高级形态将会是无人驾驶。对于无人驾驶技术,企业不仅要提前做,而且要争取申请专利。

  此外,陈全世还指出,经过多次试验,一般的新能源公交车建议不要用变速箱,这样更有利于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新闻关键词:

动态信息其它相关新闻

新闻专题

更多>>

金龙客车服务2016厦门

大金龙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企... 更多>>

亚星新能源客车专题报道

纵观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虽整体增长乏力,但新能源... 更多>>

大金龙第六次出征比利时客

2015年10月,第23届Busworld Ko... 更多>>

金旅第5万辆客车出口以色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中国经济进入转型...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