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运营管理

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司长刘小明:以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在新常态下改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

作者:  信息来源:中国客车信息网 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5-03-23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兼运输司司长 刘小明 在2015年运输服务厅局长研讨班上的讲话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兼运输司司长 刘小明

    实施大部门体制改革以来,部针对不同时期运输服务工作的主题,连续六年举办厅局长研讨班,在行业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促进落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办班的模式和成效,杨传堂部长等部领导多次作出批示予以肯定。今年这次厅局长研讨班,一是考虑到不少省份分管厅领导和运管机构负责同志调整的比较多,大家需要有个机会加强工作交流;二是当前移动互联网对运输服务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带来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因势利导,正确应对。这次厅局长研讨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重要论述,把握大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改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1月10日,杨传堂部长在运输司《关于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思路的报告》上批示指出:刚刚过去的2014年,运输司紧紧围绕“四个交通”建设,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和基础工作的落实,着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来之不易,经验珍贵。2015年是交通运输工作关键、重要的一年,“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引领新常态”叠加推进,任务重,责任大。希望你们在依法行政、深化改革、提升服务、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安全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要全面推进,强化基层基础和基本功的建设,为交通运输服务经济、改善民生、增强行业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杨传堂部长对运输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使我们精神振奋、备受鼓舞、充满信心;对2015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抓好落实。

    这次研讨班的讲话,已向传堂部长作了汇报;研讨班结束后,还要向传堂部长专题报告办班情况。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2014年运输服务工作取得的新成绩

    2014年是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行业坚持在大部制框架下思考和谋划工作,以落实本轮机构改革赋予的新职能为契机,以推进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设、改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为目标,努力在新起点上推动运输服务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综合运输服务实现新突破。坚持把综合运输服务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凝聚合力攻坚,力求率先突破。一是在发展思路方面实现突破。全行业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了综合运输服务工作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从改革创新、标准规范、政策措施、工作机制、试点示范等方面,提出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传堂部长给予充分肯定。广东、辽宁、河南等省市结合实际,主动作为,与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综合运输服务工作。二是在部门协作方面实现突破。国家层面,司先后与国家发改委、公安部、铁路局、邮政局、旅游局、铁路总公司等商谈对接,明确了建立春运综合运输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城市交通与铁路客运站衔接、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等重点工作,大部门体制下的综合运输服务迈出重要一步。地方层面,江苏、深圳等地率先实现了对交通运输的一体化管理,建立了职能统一的“大交通”体制机制;重庆将原由市发改委承担的铁路、民航职能以及人员编制全部划入市交通委,对全市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实施统一管理的大部门体制架构基本形成;上海、天津组建了新的市交通委员会(交通运输委员会),实现了对城市交通功能的整体统筹。三是在服务抓手方面实现突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开通了12328电话。深入贯彻《关于改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的若干指导意见》,对28项工作抓手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协调推进运输服务一体化,部与京津冀加强协作,在多式联运、交通“一卡通”、城市公交等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各地立足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抓手,整体推进了各项工作。

    (二)城乡客货运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春运组织平稳有序。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服务方式,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春运“情满旅途”活动。部和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暗访督查力度,全力保障春运安全有序进行。2014年春运共完成公路客运量超过36亿人次,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国务院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2015年春运完成公路客运量24亿人次,首次与发展改革委联合部署春运工作,充分体现了综合协调效能。不久前,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对春节期间春运工作予以表扬,向坚守岗位、辛勤奉献的交通运输系统广大职工表示诚挚慰问,使我们深受鼓舞。二是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各地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广州实施“百线千车”工程,2014年新开公交线路100条、新增公交车辆1000台;哈尔滨新增、更新公交运力2800台,公交车标台数量较创建前增长一倍;成都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公交专用道网络,北京、济南、福州等多个城市开通定制公交,乌鲁木齐、枣庄、常州等城市大力发展快速公交。广东、河南等在省内开展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带动城市公交优先发展。三是城乡运输一体化加快发展。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起草了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客运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车辆购置、站场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客运的支持。联合农业部、供销总社、国家邮政局下发了《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进农村物流发展的26条政策措施,山东、湖北等地在本省开展了农村物流试点。贵州、广西等地创新举措,探索实行农村客运片区经营,鼓励引导农村客运主体进行公司化改造,促进集约经营,提高经营效益。四是国际运输稳步发展。召开了国际道路运输工作座谈会,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际道路运输工作的意见》,从加强互联互通、提高通关效率、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合作机制等8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升国际道路运输发展服务水平的政策措施。新疆深入开展国际道路旅客运输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强化便民通关措施,打造精品运输线路。广西、吉林等重点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驻口岸限定区履行职责,理顺了管理体制,强化了执法监管。

    (三)政策法规标准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协调国务院法制办,推动《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尽快出台。从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综合运输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促进信息公开等方面,对《道路运输条例》进行了新一轮系统研究和修订,并列入今年部一类立法计划。联合公安部、安监总局颁布了《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2014年第5号令),深入宣贯,促进落实,加强了重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出台了《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2014年第16号令),强化了出租汽车管理的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了城市客运标准体系表。推动成立综合运输标委会,印发综合运输标准体系表,加快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标准转化和制修订,交通“一卡通”6项标准即将出台实施。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促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启动了车型标准化前期准备工作。印发实施了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事故事件应急管理等4项标准。各地发挥主动性,在行业管理的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定,促进了行业管理的规范化。

    (四)改革和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抓住改革元年的契机,对运输服务的改革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部省协同配合,认真做好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审批下放后的监管工作。客运接驳运输试点稳步推进,组织21个省份开展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江苏整合全省13家长途客运企业,组建江苏大运交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统一开展接驳运输试点工作。湖南、浙江等省整合省内长途客运资源,推动建立省域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联盟,提高了长途客运行业集约化水平。道路货运价格与成本监测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货运甩挂运输试点有序进行,安排第四批试点项目30个。河南、青海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联合发改、财政部门,出台了对甩挂运输试点企业车辆通行费减免30%的优惠政策;福建对试点企业牵引车给予购置总费用15%-25%的补助,对符合条件的甩挂运输企业给予50-200万元的奖励,调动了企业发展甩挂运输的积极性。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联合九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召开了全国机动车维修工作会议,在破除维修行业垄断、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实现了新的政策突破。

    (五)安全生产监管有新举措。建立了全行业安全生产季度分析视频例会制度,针对季节和阶段性运输特点,深入分析形势,明确监管措施。会同公安部、安监总局开展了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进一步夯实了道路客运安全基础,构筑了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联合5部门开展了集中整治危化品道路运输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试点;推动五部委出台了《关于在用液体危险货物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有关事项的通知》,努力消除危货车辆装备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工作机制、法规标准、管理制度、协同保障等管理措施。福建在“7.19”事故后全面推行“行业监管标准化”,对行业审批、许可、监管、服务实行全程规范操作,并与公安部门建立了三级联动机制;浙江积极探索利用电子运单、卫星定位等动态信息,建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管平台;北京、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实现交通部门与公安部门违章信息共享,建立了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四川、山东、陕西、重庆等省市通过服务质量考核与运力发展、许可项目挂钩等手段,支持安全质量过硬的企业发展。深入开展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联合全国总工会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指导对“专车”引发的出租汽车行业聚集停运事件进行妥善处理,有效维护了行业稳定。

    (六)运输信息化建设有新成效。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取得积极进展。起草了《关于促进公共交通一卡通行业健康发展、加快实现互联互通的意见》,启动了京津冀、珠三角一卡通互联互通和国家级清分结算平台建设。推动京津冀联网售票。出租汽车行业信息化稳步推进。广东制定了公共交通一卡通管理办法,推动全省19个市及港澳地区实现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全国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部分省份开始互联互通。在26个省启动实施省域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示范工程。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稳步推进,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云南省实施了“七彩云南、智慧出行”信息化建设项目,建立了公众出行信息、物流公共信息、客运联网售票、包车客运管理、出租汽车电召等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了行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使公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七)队伍正规化建设有新亮点。督促地方认真落实《关于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行业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理顺。宁夏自治区市、县两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人权、事权、财权”全部划归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统一管理,实现了垂直管理。江西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市、县政府要将道路运输管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保障。积极落实《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青海全面加强运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全省运管机构实现了执法标志、执法证件、执法服装、执法场所外观形象“四统一”。安徽制定了《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将执法责任落实到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环节,规范了执法行为。各地深入开展行业争先创优活动,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带动了全行业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提升。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广大干部职工和全体从业人员拼搏进取、团结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部党组和运输司,向全国运输服务领域广大干部职工和全体从业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安全稳定形势仍然严峻。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重特大伤亡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出租汽车、客运经营等领域,影响行业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大量存在。二是综合运输服务工作任重道远。由于头绪多、手段少、协调难度大,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运输服务还需付出长期艰苦努力,还需要深入研究、加快推进、实现突破。各相关部门已开始形成抱团取暖的意识,但还没有真正实现高效协同。三是运输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还不高,制约行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四是行业管理亟需加强。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管理缺位与越位并存,管理队伍正规化和从业人员规范化建设尚需付出很大努力。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长期积累的,有的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有的是我们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我们要正确对待,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下更大气力把这些问题解决好。

    二、以移动互联网引领运输服务转型升级

    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历程、面临形势和发展趋势,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通过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解决人或物在移动过程中的高效互联问题,克服时空约束和限制,与运输的价值目标完全一致。通过“移动互联网+综合运输”所构建的智慧交通(智慧客运、智慧物流),将在要素移动、泛在互联、全面感知、便捷交互中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经济社会价值,推动运输服务产业链重构和生态圈再造,拉动交通运输提质增效升级,打造出面貌全新的运输服务升级版。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发展,就是运输行业在新常态下的新亮点,也是我们这次研讨班的主题。

    (一)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革

    当前,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浪潮风起云涌,对人们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产生了革命性、颠覆式的影响。

    第一,深刻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总是伴随着某种重大技术的诞生。如同200多年前蒸汽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工业时代一样,20年前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把我们全面带入网络时代。2014年我国网民规模达6.5亿,其中手机网民5.6亿,占到86.2%。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标志着移动互联网进入全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使其远远超越了作为互联互通工具的本身,而成为一种思维、一种理念、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是政府施政的新平台,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思维就是以我为中心变成以他人为中心,强调体验,强调开放,强调透明,强调分享。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一切、消除距离,并由此冲击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商业模式,把选择权真正交回到用户手中。

    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点有:即时性。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人们能够第一时间获知并参与互动,如微博。集成性。最大限度地把海量信息集成起来,供用户选择,如电子商务。开放性。将包罗万象的信息向所有大众开放,可自由获取,如公众网站。利他性。最大限度地方便他人,和他人分享网络信息,如QQ群、微信朋友圈。体验性。注重和用户互动,让用户在互动中获得丰富体验,如网上聊天、购物。互联网让人类的时空感、距离感发生重大变化,使其由一种互联互通的工具,升华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理念、一种深刻改变人类文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深刻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

    在今天,没有哪项技术或产业,能像互联网这样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帮助人们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生产方式。在短短20年时间内,中国互联网产业从无到有,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具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移动互联网催生的新兴业态,彻底颠覆了传统生产模式和传统产业形态。如电子商务通过整合生产、制造、销售、配送等业务链,实现线上线下闭环式全流程再造,打造出一种全新的销售终端,成为互联网经济最为强劲的增长点。今年“双十一”全国网购总额805亿元,其中阿里巴巴电商交易额571亿元,占71%。去年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用15年时间实现了从互联网创业到世界级企业的飞跃。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人最大限度利用了碎片化时间,不仅提升了生活效率和质量,而且塑造了生活习惯和方式。人们用大众点评、美团搜索周边美食,培养了全新的就餐习惯;用淘宝、京东购买生活用品,培养了全新的购物习惯;用携程、去哪儿预订机票和酒店,培养了全新的旅游习惯;用高德地图、滴滴打车确定交通方式,培养了全新的出行习惯。所有这些,使人们吃、住、用、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人们不仅可以用手机投资理财,而且可以用手机支付结算,在获得收益的同时,给用户带来愉悦的精神体验。今年春节期间“红包”满天飞,腾讯统计显示,从年三十到元宵节,微信共有红包30亿,QQ共有红包25亿。未来移动互联网将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并使人本身成为智能移动终端,必将在更深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第三,深刻改变了产业发展形态。

    互联网界有一句话叫“站在台风口,猪也会飞”,形象地说明了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形态的影响。

    一是整合产业资源,形成集约化产业格局。滴滴专车、神州专车等产业形态,整合了打车软件、汽车租赁和第三方劳务公司资源,改变了传统汽车租赁“门店式”的交易方式,形成了跨越出租汽车、汽车租赁行业的新兴业态。携程、去哪儿等网络平台,整合了交通出行、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等资源,改变了传统行业“一亩三分地”的产业模式,形成了跨领域、多要素、全方位的旅游服务供应体系。

    二是线上线下互动,打造一体化产业链条。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使线上信息整合与线下实体建设良性互动,线下企业向线上整合,线上企业向线下发展,一体化产业链条正在打通和形成。惠龙易通、卡行天下等货运平台,整合空驶车船运力资源,做到空驶运力与待运货物信息实时对接,实现全国物流信息一张网、货物集中配送全覆盖,最大限度提高了物流效率。京东通过构建供应链体系,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些产业形态的实质都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实施优质供应链争夺与供应链关系维护。

    三是实现精准供给,提供个性化服务产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使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生产理念得以实现。在大数据时代,每个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及消费行为都被记录。消费者及消费行为的数据化,给产业服务订制化带来无限商机。地图导航软件通过对消费者出行记录的大数据分析,为我们日常出行量身定制最佳交通方案,并提供每种交通方案所用时间、里程和路径,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出行需求。

    第四,深刻改变了行业管理方式。

    一是在管理理念上,呈现出“三个凡是”的特征:凡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行业都将被互联网打击,凡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环节都将被互联网颠覆,凡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既得利益都将被互联网清剿。比如目前北京等城市实行行政性限行限购政策,这只是交通管理的阶段性举措。今后发展趋势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更多依靠科技、经济和法律措施,让出行和购车成为群众自主选择。

    二是在管理方式上,移动互联网打破了清晰的产业边界,使行业发展呈现出跨界交叉融合的趋势。如专车服务形式的出现,打破了出租汽车和汽车租赁的界限;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的出现,改变了车辆粗放运营的局面。所有这些,迫切要求我们转变管理方式,从零散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从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三是在管理手段上,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车联网技术,可实现人、车、物实时联通,对实施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据美国统计,一辆车生产出来后95%时间在停放,只有5%在行驶;这5%里面,只有2.5%在正常行驶,另外0.8%在找停车位,还有0.5%堵在路上。如果利用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从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上改变车的使用模式,将95% 的停放时间利用起来,将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利用车联网中央调度系统,实时调度每个红绿灯、十字路口的车流和行使速度,将0.8%和0.5%的时间利用起来,将大大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我们要更多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进管理手段,实现管理升级。

    四是在管理效果上,移动互联网与“专车”融合,每一单叫车在完成服务后,都由用户进行满意度评价,作为对司机报酬和后续服务权利的评价标准,其中并没有产生多少纠纷,这对行业监管模式和效能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以北京市为例,6.6万辆出租汽车依法经营情况由不到400人的执法总队负责监管,这怎么能够管得住?还产生了很多投诉和抗拒执法问题。互联网对行业监管的效果,远非传统管理方式所能相提并论,对此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

    (二)科学把握移动互联网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

    长期以来,各种运输方式划线经营、分块治理,这种分而治之的格局使“衔接”成为综合运输发展的最大难题。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打破方式间、业务间、区域间信息壁垒提供了可能,可以实现符合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扁平式、协同式、智能化、网络化的交通运输管理。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对运输服务行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用户、企业、政府层面都有体现。

    一是对运输服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客运方面:

    ——推动了服务个性化。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新的服务模式相继出现,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手机软件召车丰富了出租车运营模式,专车服务为中高端出行提供了用车方案,等等。

    ——促进了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公众在出行前就能及时掌握出行信息,减少换乘中转时间,使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更为紧密。

    ——改进了运营管理。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车辆信息可实时查询,乘客也能实时监督,可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共治。

    货运与物流方面:

    ——推动货运物流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实体货运网络,带来了商业模式创新。如货运企业改变原有线下推广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整合全国各物流园区的货运节点,带来车辆与货源优化整合的新模式;基于移动信息平台整合中小散户车辆资源,使轻资产的平台型企业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提升货运物流服务智能化水平。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的物流信息平台和移动终端,实现了货运供需信息的对接,提高了货运效率。

    二是对企业经营组织产生重大影响。

    组织结构方面。企业资源和服务正逐步分离,组织结构进一步细分。大型企业向虚拟化、综合化发展,中型企业向专业化、平台化发展,小型企业向个性化、实体化发展。伴随着本地化服务、个性化需求的增多,小型企业、轻资产企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例如,去年8月北京成立了一家速派得物流,在没有一辆城市货车、没有一个司机的情况下,做到用户拨打电话或者登录网站即可按需发货,最终由速派得同城快运服务平台为用户完成最后一公里货物运输,能够让用户享受到1小时内响应的标准化、专业化运输服务。没有移动互联网,这种模式是不可想象的。

    服务模式方面。货运物流在实现从线下服务向O2O服务模式转变的同时,与多个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向供应链、信息流、资金流服务方向综合发展。

    信息对接方面。企业和货主间信息对接更直接,呈现“去中间化”特征,对市场各类代理和“黄牛”造成冲击。同时移动互联网将道路运输的“多小散乱”整合起来,为社会提供标准化、组织化服务,这也为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找到一条有效出路。

    三是对政府事中事后监管带来重大影响。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步成熟,客货运输监管向实时监管、视频监管、远程监管、平台监管发展。例如,河南全省的客车车身上都有一个二维码,乘客只要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对相关信息一清二楚,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司机和车辆的投诉等。

    移动互联网也为政府监管来带来新的挑战。一方面监管对象不断扩展,政府既要对底层平台进行监管,又要对开放应用平台进行监管;另一方面监管内容不断增加,既要对服务水平进行监管,又要对信用体系进行监管。新兴服务业态的“灰色”地带亟待规范,其规范的措施、监管的方式也需要行业更高的智慧和更包容的心态。

    (三)大力借助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其影响才刚刚开始。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政策储备,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以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以移动互联网引领综合运输服务。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动运输服务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立足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综合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运输的深度融合,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衔接和互联互通,打造新技术革命引领的综合运输服务升级版。要广泛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大力开发联程联运等运输服务产品,推动发展客运一票到底、货运一单到底的运输服务方式,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集约效益,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运输服务需求。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交通信息自动化采集,建立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的出行信息服务体系,让出行信息更加丰富;加快推进联网售票系统建设,鼓励支持网上购票、手机订票、自助购票等出行服务发展,让旅客购票更加便利;加快推进增值服务系统开发,鼓励发展在线受理、货物查询、一键转寄、服务点代收等增值服务,让客户体验更加完美。

    二是以移动互联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常态下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对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发展大势。美国制定了2014—2021年交通运输转型发展计划,使移动互联网全面融入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出的指标令人鼓舞:交通事故伤亡率、能源消耗、碳排放下降到目前的十分之一,交通运输创新公司增长10倍,道路利用率增长5倍,货运成本下降到目前的三分之一。从国内看,新常态下我国运输行业转型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体现在:运输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运输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运输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在道路运输领域,推进传统运输组织方式改造,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结构,解决历史积累的“多小散弱”问题,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综合运输领域,实施运输组织方式再造,推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有效整合各种运输资源,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积极鼓励移动互联网引领传统产业形态创新。当前部推动的客运接驳运输和货运甩挂运输,是新形势下推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思维,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的客货信息平台和移动客户端,将市场上零零散散、千千万万的客货运输资源组织起来,不断提高传统运输的组织化程度。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对产业发展的集聚作用,大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集约化程度高、市场吸纳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推动行业全面转型。

    三是以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治理体系构建。

    新常态下提升行业治理能力要有新思路。我们不能穿着新常态的鞋子,走着过去的老路,更不能以“小米加步枪”来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移动互联网思维,构建现代行业治理体系:

    首先,在治理创新上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和服务升级,促进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要以移动互联网思维,启动行业治理体系重构,深入研究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哪些事情应该由政府来做,哪些事情应该由市场来做,哪些事情应该由行业协会来做,进一步优化行业治理体系,提高行业治理效能。其次,在职能转变上强化“互联网思维”。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行业监管由标准统一的集中监管向灵活广泛的分散监管转变,由政府引导的事前审批监管向市场引导的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和管理转轨,从更加注重行政管理向更加注重依法治理转变,从更多依靠行政推动向更多依靠市场引导转变,从更多依靠行政手段向更多依靠经济、科技、法律手段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强化“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颠覆了传统产业形态,也彻底改变了行业管理方式,为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方便人民群众提供了新的契机。运输服务领域的大多数审批事项都可以实现网上办理,这同样是解放生产力。要结合道路运输行业实际,积极探索网上受理、网上审查、网上许可等,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释放微观经济活力,提升市场经济下行业管理能力。

    对传统运输行业而言,以移动互联网引领转型升级是凤凰涅槃,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工作。我们既不能无所作为、裹足不前,也不能盲目蛮干、急躁冒进。在战略上要选准行业发展的“台风口”,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规划;在战术上要打好转型升级的“主动仗”,稳扎稳打,善作善成。当前重要的工作是全行业信息化的推进,移动互联网对行业影响的分析与研究,推动形成行业发展的共识。

    三、努力推动运输服务工作再上新水平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依法行政,改进提升服务,提高治理能力,努力开创运输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一)大力加强规划编制和法规政策建设。

    我们常说,运输服务工作是短板,运输部门是弱势群体,解决这“一短一弱”,根本的还是要从发展规划、法律法规、支持政策上下功夫。一是切实编制好“十三五”运输服务规划。规划是行业发展的龙头,是指导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运输服务工作不缺好的理念,但很多理念都长期停留在口头上,很难落地,说到底缺乏规划的支撑。规划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解决方向问题。运输服务工作的方向很重要,一旦路径和方向错了,就可能南辕北辙,越走越远。比如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地铁,而地铁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建设规划与运营衔接不够,导致后期出现了很多问题,改造难度很大,造成了巨大浪费。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正从基础设施建设期向服务价值兑现期转变,客观上为发展综合运输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部党组对运输服务规划非常重视,单列了“十三五”综合运输服务规划和公交发展规划,这是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部将集中行业智慧和力量,把这两个规划编制好,增强含金量和可操作性,为行业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指明方向、奠定基础。各地也启动了“十三五”综合运输规划编制工作,要发挥创造性,力争有更多的运输服务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努力把行业发展理念和思路固化下来,融入到行业发展政策中去。二是加快推进法规建设。加强协调,促进《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尽早出台实施,解决城市客运领域无法可依问题。加紧完善《城市公共汽电车管理规定》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草案),不管上位法能否出台,这两个部令要确保年内出台实施。对《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中制约转型升级的相关章节进行修订,年内出台实施。加快《道路运输条例》修订进度,部将抽调行业内外专家组成专门队伍,积极开展工作,把相关问题研究透,为加快《道路运输条例》出台奠定基础。加快综合运输法规制度建设,部今年将联合铁总下发《关于加强运输方式衔接方便旅客出行的通知》、《关于推进公路、水路与铁路货物运输协调发展的通知》,出台《多式联运发展推进办法》,这都是加快综合运输发展的重要政策法规。三是加快完善标准规范体系。部对标准规范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传堂部长亲自抓。运输服务领域子行业多,管理空白点多,需要制订大量的标准。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管理方面,其他行业制订的标准需要加快转化,总计有上百项之多,工作异常繁重。要对行业标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机关司局、行业协会、优势企业共同发力,加紧完善标准规范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二)大力推进综合运输服务。

    对综合运输服务工作,部党组高度重视,在司内专门设立综合运输服务处,并积极推动设立运输服务司。这次座谈会专门安排了综合运输服务研讨专题。今年的综合运输服务工作,就是按照既定的思路,坚定不移向前推进。这里强调三点:一是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发展综合运输服务,关键在于各相关部门、各运输门类真正强化凝心聚力的意识,利用各种资源和整体力量,抱团取暖,协作协同,从规划布局、标准规范、信息共享等方面入手,在建设客运联程系统、发展货物多式联运、城乡客运一体化、提升城市物流配送效率和运输服务信息化等方面,优化顶层设计和政策衔接,实现协同共赢。二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中央层面,进一步密切与铁路、民航、邮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综合运输服务体制机制实现更大突破,建立涵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不同运输方式的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综合运输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地方层面,目前除少数几个省、市外,多数省份综合运输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传堂部长要求每位党组成员到省里调研,都要讲理顺综合运输管理体制问题。从实践来看,一些省份在管理体制不顺的情况下,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综合运输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如湖北、辽宁建立由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的综合运输部门协调机制,推动解决综合运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积极努力工作,尽快取得突破。三是进一步加强试点示范。在推进综合运输服务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今年要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炼和创新运输服务抓手,创建和培育先进示范典型:开展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推动建设10个左右的综合运输示范枢纽;实施货运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海铁、铁水、公铁、陆空等多式联运示范典型;加快推进重点区域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率先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等重点区域互联互通。要依托大部门体制架构,建立各种运输方式间协同管理机制,鼓励开展“全天候对接、无缝隙衔接”式的试点示范服务,更好体现综合运输服务体系的协同优势。

   (三)大力促进城乡客运发展政策落实。

    人民群众对综合运输服务质量服务能力感受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还是出行服务,这始终是运输服务工作的主题。近几年,国务院和部在城乡客运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当务之急是促进这些政策的落地和落实。一是落实公交发展支持政策。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未来五年我国将加快推进“三个一亿人”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更加关注人的需求,把人的生产、生活和交往空间从传统转换成现代,这就要求我们把服务人的出行作为第一要务,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公共交通保障。这两年部和各地围绕贯彻国发64号文件和部实施意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公交票制票价、用地综合开发等关键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地。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公交成本定价改革,建立票价正常调节机制,增强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联合国土部门,研究制定城市公交用地综合开发的指导性文件,努力突破政策瓶颈制约。要积极协调财政、国税部门,延续城市公交车免征车购税、公交和道路客运场站免征土地使用税两项优惠政策,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二是推进公交都市创建。部先后确定了2批、37个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有力推动公交发展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逐步得到认同。目前,全国多数中心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平均不足30%,西部一些中小城市甚至不足20%,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全面确立。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拥堵的本质是出行结构不合理,公交出行分担率偏低。因此,要继续实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再启动创建50个左右公交都市,使其更好地引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要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节能减排。三是支持农村客运发展。今年,部将“全国新增通客车建制村2000个、通车比例达到93.2%”,作为2015年贴近民生的10件实事之一,向全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各地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加快推进农村客运发展。要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运邮结合、客货并举”的思路,把农村客运摆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思考和谋划,统筹协调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发展,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把农村客运摆到综合运输体系中思考和谋划,统筹协调农村客运、农村物流、农村邮政发展,提升农村客运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抓紧研究建立农村客运发展政策,增强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完成好2000个建制村通客车任务。

    (四)大力推动运输服务转型发展。

    推进行业转型发展,是提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的根本路径,是新常态下运输发展的中心任务。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工作重点,瞄准发展目标,加快推进行业转型。一是推进传统货运向现代化、标准化转型。推进传统货运转型,突破口在哪里?就是货运车型标准化。当前我国货运车型过于庞杂、车型标准化程度过低,已成为影响传统货运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首先,严重影响了先进组织模式推广应用。欧美发达国家货运车型只有30余种,而我国货运车型高达2万多种,车型标准化率不足50%。大量货运车辆与其他运输工具不能高效换装转运,制约了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先进组织模式的应用,增加了物流成本。其次,严重影响了行业安全生产。2013年,我国营运货运车辆万车肇事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全社会平均水平的2.8倍和4.6倍。从实践看,一些货车生产企业为迎合运输经营者不合理需求,擅自变更车辆自重、外廓尺寸等重要参数,车辆生产一致性较差;车辆非法改装非常普遍,一些地方非法改装竟成规模化产业,并且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受非法改装等因素影响,货运价格长期严重扭曲,陷入“超限超载、越罚越超”的恶性循环,使治超久治不愈,也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再次,严重影响了国际物流发展。我国货运车型标准与中亚、欧洲等地区国家标准存在明显差异,国外普遍使用的双挂汽车列车在我国被禁止上路运行,造成我国货运车辆出不去、国外货运车辆进不来的尴尬局面,影响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物流发展,也制约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部新一轮机构改革,运输司被赋予“拟定经营性机动车营运安全标准”的新职责,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凝聚全行业的智慧和力量,打一场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的攻坚战。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货运车型标准化为抓手,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引领,带动货车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打造行业转型发展的升级版。方法路径是,精准发力,主动作为,先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时间节点是,2015年用一年时间进行准备,2016年1月1日起全面推进实施,争取用3-5年时间彻底改变货运车辆装备落后问题。在这一问题上,部、司是下了决心的,希望大家统一思想,凝聚合力,迎难而上,决战决胜,坚决打赢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这场攻坚战。车型标准化的具体政策和操作细节问题,安排了专题研讨。二是推动客运向精细化、精准化转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客运行业已经到了“主动调整、精耕细作”的时代。推进客运转型升级,不管是自身发展,还是服务群众,都十分必要。要抓住当前客运市场细分的机遇,按照“有退有进”的原则,加快推进客运线路经营的战略性调整,严格限制800公里以上客运班线审批,在减少超长距离客运班线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探索赋予优势客运企业线路经营主导权,引导客运市场转型发展。要继续扩大接驳运输试点范围,鼓励各省采取企业整合实施、跨省集团统一实施、省域联盟统一实施、全国联盟集约化实施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接驳运输试点范围;加强接驳运输发展顶层设计,出台《接驳运输管理办法》,编制《全国长途客运接驳点规划》,充分发挥接驳运输对客运转型发展的引领作用。要学习借鉴北京市发展定制公交的经验,大力发展定制公交、接驳公交、专线公交、通勤班车等公交客运产品,为群众出行提供多样化公共交通服务。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网上运输、联程联运等线上线下服务产品,为广大旅客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出行服务。三是推动维修向连锁化、专业化转型。目前我国维修企业年产值约占全国GDP的1%,已成为重要的民生服务业。推进维修行业转型升级,要认真贯彻十部委联合下发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机动车维修工作会议精神,以打破汽车维修配件和技术垄断为契机,积极推进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加快建设全国机动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让人民群众放心修车、修放心车,这项工作要抓紧部署开展。从世界范围来看,连锁经营是维修市场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目前我国维修连锁才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巨大。要鼓励发展汽车维修连锁经营,支持在大型社区、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布设连锁网点。要适应我国汽车后市场发展需要,鼓励发展技术有专长、服务有特色、高附加值的维修业态,努力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维修服务。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规划建设全国统一的维修救援服务系统,加快筹建“全国一张网”的维修救援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高品质的维修服务需求。

    (五)大力加强运输安全监管。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接连发生新疆“2.24”、河南“3.2”两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42人死亡、51人受伤。李克强总理、马凯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杨传堂部长也就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一系列批示和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和传堂部长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一是把握运输安全规律。运输领域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时间节点到重点部位,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近年来每年3月份都是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期。2014年3月,全国共发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5起,共造成87人死亡、109人受伤。事故多发的原因是旅客返程集中、运输强度大、春运后期管理松懈、违法行为增多等。部建立季度安全生产分析例会制度,目的就是深入分析阶段性安全生产的规律,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保证安全。各地也都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春运等重点时段,从天气、路况、车辆技术、驾驶员驾驶行为、运输组织结构、群众出行习惯以及监管情况等方面,深入分析研究,查找安全隐患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行“点穴”式精准管控,防范重特大伤亡事故发生。二是突出安全监管重点。“两客一危”始终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要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牢牢盯住长途客运、旅游包车和危货运输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全面落实长途客运接驳运输管理制度,建立旅游包车客运市场退出机制,积极推进危险货物运输电子运单试点,做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新颁标准贯彻落实,推动提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行业监管能力。要切实加强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实践充分证明,联网联控系统对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项管用的措施。各地一定要按部的统一部署,把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好、利用好、用出效果、用出效益。要按照5号令要求和苏州会议部署,确保“两客一危”车辆动态数据上线率达到100%,12吨以上货车动态数据上线率显著提高。动态监管量大面广,涉及多方面因素和各方利益,工作难度很大,但也不是无解的难题。要用好5号令明确的政策,采取过硬措施,从平台和终端、上线率、监控人员、监控质量等方面入手,层层落实责任,层层负起责任。对弄虚作假的平台企业,发现一起,通报一起,列入黑名单,并实行市场禁入;对不负责任、监管不力、整改问题不及时的运输企业,要及时通报,并实行资源配置限制;对故意损毁设备、影响数据传输的车主和司机,要坚决予以处罚,并记入诚信记录。继续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目前,全国地铁通车里程已达2909公里,在建地铁城市近40个,2020年运营里程将达到8500公里。保证地铁运营安全,我们的经验、能力、技术、人员都有不足和不够的问题。要加快完善法规标准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定期开展运营安全评估工作。要适应当前反恐维稳形势需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保工作,提升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能力。三是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去年行业发生了几起大的安全事故,部分领导干部受到责任追究。“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底线。在安全生产问题上,我们必须有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真正落实责任,形成工作的闭环。要通过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让政府负责人、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企业法人始终觉得安全责任大,经常有一种睡不着觉的担心;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让安全生产意识、责任、制度、措施融入他们的血液中,把过去的事故当作今天的事故来对待,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把安全隐患当作事故来对待,把小事故当作大事故来对待,加强源头管控,消除事故隐患。要针对运输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追究法律责任“四个一律”措施,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要深化依法治理,做好打非治违、明察暗访、通报约谈、警示教育“四个不间断”,建立打非治违常态化机制,确保运输安全长治久安。

    (六)大力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

    今年1月份,全国14个城市相继发生出租汽车停运事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分析研究出租车运营情况,做好相关工作,以防形成“罢运潮”;高度关注行业动向,主动研究妥善解决的办法,防止酿成大的社会稳定问题。李克强、张高丽等国务院领导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一系列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范》(部16号令),进一步深化行业改革,积极稳妥做好工作,确保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出租汽车管理改革。当前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模式备受社会诟病,成为影响行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各方呼吁加快出租汽车管理改革的声音很多。根据国务院领导要求,部密集开展了行业调研,初步形成了进一步深化出租汽车改革的指导意见,力争年中下发实施。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打破利益固化藩篱、逐步消灭食利阶层”的思路,从运力投放、经营权管理、运价形成机制等方面,指导各地进一步理顺出租汽车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希望各地积极配合,以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的勇气,共同促进出租汽车管理改革破冰。二是切实规范专车服务管理。近期以来,“滴滴专车”、“一号专车”等一些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饱受社会各界争议,主流媒体也以专车“黑白”之争进行了大量报道。部及时发声,明确了“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行业上下的支持。通过各类“专车”软件将租赁汽车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并根据乘客意愿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服务,是新时期跨越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传统界限的创新服务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各地要切实把握好两条底线:一条是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另一条是遵循市场规则,避免和减少对出租汽车市场的冲击。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既定原则和思路,积极稳妥做好工作,加强服务创新的规范化管理,努力营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确保出租汽车和汽车租赁行业健康发展。三是妥善处理聚集停运事件。这次出租汽车停运事件集中爆发,表面上是由取消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和高昂的“份子钱”引发,但其深层次原因却是劳资权益保障和管理体制机制等问题。这次全国先后有10多个城市发生出租汽车聚集停运,说明行业稳定的基础还不牢固。各地特别是城市交通运输部门,要高度重视出租汽车行业稳定工作,按照今年1月1日实施的16号部令要求,落实关于规模化和公司化经营、经营权期限制、经营权转让、市场退出机制等规定;深化出租

    汽车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紧紧围绕影响行业稳定的劳资关系、经营机制问题,推动通过依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方式,合理确定并公开经营承包费用,妥善解决“份子钱”矛盾;禁止出租汽车经营者通过一次性卖断经营权或收取高额风险抵押金等方式,向驾驶员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对可能发生的聚集停运风险,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研判,联合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决不能酿成大的事端。

    (七)大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一是着力加快重点改革。改革是运输服务内生增长动力和发展活力之源。要深入贯彻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不断优化运输服务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快推进综合运输管理体制、公共交通管理体制、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客运线路资源配置、成品油价格补助、货运组织方式、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等方面的改革,解决好制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把改革红利释放出来、把市场活力激发出来。对这些改革领域,部将逐一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政策,强力推进。各地要与部协同联动,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共同为运输服务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是着力加强行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运输服务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必须时刻紧抓不放。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是核心业务系统,是支撑行业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的基层基础,要按照“整体规划、集中实施,统一接入、复制推广,重在主体、兼顾个体”的思路,全面推进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从业人员等重要模块软件开发运行,确保年内基本实现全国互联互通。要加快出租汽车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入研判移动互联网对行业管理的影响,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改进出租汽车、汽车租赁和专车服务管理,不断提升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要加快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公交智能系统建设,统筹各种信息资源,并加快与其他运输方式信息化系统对接,方便人民群众出行。

    三是着力管控社会预期。加强新闻宣传和管控社会预期,是做好运输工作的基本功。我多次讲过,推进一项工作取决三要素:第一,方向对不对;第二,政府有没有能力做;第三,老百姓支持不支持。要取得老百姓的支持,离不开新闻宣传的支撑。这是运输服务工作的紧迫任务,也是我们的一大软肋。要适应新常态要求,加强交通运输宣传,善于利用媒体推动工作,积极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努力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强交通运输政策营销,在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出台前,政府先不要急于去说,先让专家去讨论,让新闻媒体去发声,待时机成熟后,政府再出来说话,老百姓更能接受,也更有利于工作的推进。特别是在互联网深度融入行业、传统道路运输模式受到重大冲击、社会稳定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营销,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争取社会理解与支持。

    (八)大力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杨传堂部长在对2015年运输司工作的批示中,专门强调“强化基层基础和基本功的建设”。我们要按照“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运输生产的具体组织者。提升从业人员从业素质,是巩固运输安全和提升运输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据粗略估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至少有3000万人,在社会就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3000多万从业人员至少涉及1亿人口的生计。运输从业人员事关行业发展,事关民生就业。当前,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存在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方面行业缺乏就业吸引力,从业人员缺乏归属感和荣誉感,很多地方长途客运驾驶员、公交车驾驶员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用人短缺和人员流失现象,驾驶员与车辆装备的比例不足1:1。我们这个行业货运驾驶员超过2000万人,但由于组织化程度低,既产生不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产生不了劳动模范。他们背负着沉重的负担,社会上没有地位,家庭不够和谐,我们对他们要求得多,关心得少。另一方面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还不适应,不能做到安全从业、文明从业和诚信从业,影响了行业形象。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部决定联合公安部、人社部、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开展为期三年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素质提升工程”,从完善从业资格法治体系、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信息化建设、改进营运驾驶员培养模式、选树行业先进典型等方面,进一步夯实从业资格管理的基础,提升从业人员行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这项工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专门部署。

    二是切实加强运管队伍建设。运管队伍是运输市场管理和服务的主体。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践行好“三严三实”要求。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对懒政庸政怠政、不作为的干部要严肃问责,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要坚决采取组织措施。运管队伍要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要切实加强运管队伍正规化建设,教育各级运管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切不可疏忽懈怠,切不可心存侥幸。有的同志可能认为,运管部门与工程建设部门相比,管的钱少,就是有项目,资金也少,特别是越来越多的许可审批都已取消下放或“阳光操作”,就是想出问题也没有机会。这种想法十分有害。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智慧,要算清楚帐,对项目资金、许可审批等“敏感”事务,要放到职能处室去管理,让专家队伍去评定,领导干部履行好监管职能就足够了。我们都要从点滴抓起,从细微处入手,确保在廉洁自律上不出问题、不栽跟头。

    三是切实强化依法行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行业管理也要进入新常态。要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制定行业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要按照四中全会确定的依法治理路线图,明确权力边界,理出“权力清单”,让管理部门知道哪些是我们该管的,哪些是我们不该管的,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理出“负面清单”,让运输企业知道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理出“责任清单”,让有关部门知道哪些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哪些是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活力竞相迸发。现在群众对运管队伍执法问题反映很多,并不是说我们不该执法,而是执法不够规范,“三乱”的冲动还未消除。下步,司将借鉴公路“国检”的做法,采取“推磨”检查的方式,组织对各地的运管机构执法进行规范化检查,结果向全国通报。

    四是切实树立良好状态。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与“八项规定”高度契合,就是树立什么样的作风,是以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抓落实。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由于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可能导致个别工作推动难度加大;由于人民群众自主意识更加强烈,对工作成果的期待也就更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干部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干部队伍有了好的状态,才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我们必须顺应新常态大势,使我们的工作思维、工作习惯、工作方法,尽快转变并进入一种“新状态”。具体要做到“三个更加”。

    ——更加敢于担当。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五条时代标准,敢于担当就是其中之一。面对运输服务工作重任,大家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海立云垂的气魄谋划发展,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推动发展,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出色地完成运输服务发展改革的各项任务。

    ——更加敢于碰硬。一个正确的发展思路,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一项行之有效的决策,都需要我们去实践,去落实,要求大家必须敢于动真碰硬。中央强调“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我们对行业发展的顽疾,不能见怪不怪、视而不见,更不能司空见惯、麻木不仁。对于行业发展中的难题不能也不可能久拖不碰,必须做好思想准备,也要做好政策储备,待机发力,借势突破。

    ——更加敢于创新。当前,运输服务发展正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历史性转变,转型发展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会更高,尤其需要我们拼智慧。好的政策需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对于一些阻碍发展的过时的政策,也要有勇气扬弃。要切实做到干工作有前瞻性、看问题有敏锐性、做事情讲实效性,以最优的战略、最有效的路径、最得力的举措,寻找新机遇,谋求新突破,实现新作为。要敢闯敢试,在快干中早一步,在真干中走稳步,在巧干中迈大步,真正让运输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同志们,以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要在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工作、务实进取,不断开创行业转型发展新局面,为全面推进“四个交通”发展、改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新闻关键词:

动态信息其它相关新闻

新闻专题

更多>>

金龙客车服务2016厦门

大金龙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企... 更多>>

亚星新能源客车专题报道

纵观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虽整体增长乏力,但新能源... 更多>>

大金龙第六次出征比利时客

2015年10月,第23届Busworld Ko... 更多>>

金旅第5万辆客车出口以色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持续乏力、中国经济进入转型...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