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解析“十二五”规划:将来沈阳人出行四成靠公交
文章来源: 东北新闻网 杨军 韩冬 发布日期: 2011年1月11日
分享按钮

    3万余字的《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正式与沈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见面,这份文件被评价为“凝聚了沈阳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生态宜居之都,成为沈阳“十二五”期间的三大发展目标。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同步,这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沈阳的发展指导理念之一。 12%这一数字需要格外关注,“十二五”期间沈阳希望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与GDP增幅相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计划跑赢GDP,达到13%,体现以人为本、缩小城乡差距是沈阳市的期待。从去年年末开始,本报多次报道沈阳市“十二五”规划相关内容,昨日本报邀请专家进行解析。

  专家支持

  辽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 孙庆国

  省委党校经济教研部副主任 王行伟

  关键词1 三大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沈阳市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

  什么是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国家中心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沈阳市认为,我国东北地区理应产生一座国家中心城市,而沈阳具备这样的实力。预计2015年,沈阳常住人口900万人,人均预期寿命79岁以上,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4平方米。

  关键词2 七个大都市商贸中心

  沈阳市围绕金廊和地铁一、二号线,建设太原街、大中街、五爱街、长江街、南塔、兴华街、浑南等七个大都市商贸中心,同时,打造北市场民俗风情街等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吸纳辐射功能的特色商业街。

  关键词3 医疗——实施“一卡通”医联工程

  今后,将以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重点,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实施居民“一卡通”医联工程。实现检查结果共享;改造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合理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效率。

  专家认为:解决市民的看病贵问题,“一卡通”将起到重要作用,一个CT片子一个医院照的,另一个医院同样可以用。

  关键词4 交通——机场扩容 地铁添线

  高标准推进桃仙机场扩容改建,建设20万平方米航站楼、旅客停车场、站坪及相应机场辅助设施,完成第二跑道等项目建设;

  地铁二号线、一号线东延长线、二号线北延长线和机场连接线建成通车;建设地铁四、九、十号线;

  适时推进沈铁、沈彰(沈阳至新民)、沈盘(沈阳至辽中)、沈辽、沈本城际铁路项目建设。

  专家认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助于增强沈阳与外界的联系,“一旦建成,将帮助沈阳形成更为强劲的吸附能力,吸引外界前来投资。 ”

  关键词5 出行——公交出行分担率40%

  沈阳将推进市府大路、南八马路等主要街路延长线建设及太原街、中街、三好街等行人立体过街设施建设。

  计划新开公交线路70条,新增公交车1000辆,建设一批综合与区域公交枢纽,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0%,填补公交空白点。

  专家认为:公交优先的理念应该贯穿于城市发展之中,在沈阳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越100万辆的背景下,未来大力倡导公交出行不仅是理念问题,更是城市的基本需要。

  关键词6 就业——严控规模性裁员

  就业被看作是“最大民生”,沈阳市将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两手抓”,建立失业预警检测体系,严格控制企业规模性裁员,稳定就业岗位。

  专家认为:就业不仅涉及稳定问题,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样需要大量的工作岗位来满足庞大人口的就业需求。服务业被看作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因此也被寄予厚望。

  关键词7 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

  专家认为:应该注意缩小贫富差距,另外,不要单纯关注收入绝对数字的变化,更要看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8 住房——扩大保障覆盖面

  扩大政策性保障住房覆盖面,建立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及普通商品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

  市民声音最关心收入、房价、社保

  在市民眼中,“十二五”期间他们生活的城市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最关心哪些领域?昨日,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沈阳市民和沈阳籍网友。

  铁西区居民刘光宇:我比较关心的是收入,希望未来的几年收入能多些、多些、再多些……

  网友“渴望成家的小鸟”:今年或者明年我就要跟女朋友结婚了,现在正在物色房子,房价的事我们还是很关注的……

  于洪区居民张艳凤:我退休了,最关心的是看病贵不贵的问题,医保待遇如果能提高些,老百姓负担更轻些就好了……

(值班编辑:王野)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