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中国农村可望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文章来源: 姚福泰 发布日期: 2006年6月2日
分享按钮

    “中国的农村汽车市场将是世界上最广阔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最迫切的历史任务,就是要满足9亿农民的需要,培育发展这个潜在而广阔的市场。”
 
    未来:最大汽车市场
 
    我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形势十分严峻,到“十一五”末期,汽车行业的产能可达到2000万辆,比实际需求高出一倍多。在2006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表示,中国最大的潜在汽车消费市场是农村。

    2005年,在汽车业14家国家重点企业中,利润同比下降的企业多达9家,利润同比出现增长的只有安徽江淮汽车集团1家。大多数乘用车企业在城里因为价格战而丧失利润,而江淮做商用车起家,把绝大部分重卡和轻卡产品销往了农村。

    除了市场竞争的加剧外,另外一种将成就农村汽车市场的推动力是“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安排1000亿元用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十一五”末期,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这次不单纯是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部部长李盛霖说:“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这是一个历史性转变。”

    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原总工程师胡亚庄表示:中国农村和中小城镇拥有9.5亿人口,是潜在的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截至2005年,中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为5300多万辆。其中,低速汽车的拥有量为2300多万辆。根据强制性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低速汽车是一个合称:三轮汽车——原来的三轮农用车和低速货车——原来的四轮农用车。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3亿辆。其中又有多少车辆将直接为广大农村服务?

    现状:落后的农村运输业

    在农村,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首要任务就是将农民从“肌肉运动”中解放出来,让农民从事“机械运动”。当前,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作为代步工具的小轿车,而是作为体力替代品的经济实用的低速货车。也就是说,在实现“村村通公路”和“村村通客车”的基础上,农民现在最需要的是实惠的运输工具。

    《经济日报》曾引用有关调查说:当前,在中国农业生产的全部劳动量中,农业运输的平均用工量占36%以上,山区农业运输的用工量甚至占70%以上。中国农村每年田间作业运输量大约为130亿吨,城乡之间货物运输量大约为80亿吨。但是,现在中国农村机动车保有量仅能完成农村运输总量的30%左右,而发达国家农村机动车保有量能完成农村运输量的80%以上。

    经过3次集资和10多次修路,1991年,四川省宣汉县庙安乡途经磐石乡到达地级市达州的庙磐公路终于修通了。从此,这条公路成了5个乡镇23个行政村6万村民下山进城唯一的出口通道。烟叶、西瓜、柑橘、草莓、蔬菜、家畜等大量农产品从此可以进城变卖,6万人民富了,单是庙安乡存款就突破1500万元。

    然而到今天,简陋的公路已经“烂得连大小车都插翅难飞”。2006年3月28日,村民们以“庙安五乡镇6万人民”的名义写了一封题为《六万农民望穿秋水 庙磐公路依然不通》的信。中国达州网站刊登了它。这封信的最后一段说:  

    “特别是再等几个月,西瓜、草莓熟了,烟叶收了,怎么运得出山,近10万吨西瓜烂在地头,6000万元收入付之东流谁来负责?烟叶收了卖不出去,7万公斤烟叶堆积家中,烟农受损受伤,谁来为烟农埋单?6万农民也曾上报宣汉县、通川区及相关乡镇人民政府,但8公里山路,就是整不通。如今耕种在即,丰收在即,哀求市委市政府,站在“爱民、为民、亲民”的高度,筹划修通庙磐公路,让6万人民的心不再冰凉。”

    据调查,庙安乡老百姓现有10多辆中型货车、30多辆摩托车。由于路况极差,一辆中型货车一个月就得修理三四次,更换轮胎五六次。

    目前,中国农村用户的汽车运行里程,有60%以上是在三级及其以下的公路、乡村土路和沙石路上完成的,农村汽车道路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