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我所认识的郑州宇通
文章来源: 中国旅游报新闻发展中心 彭援军 发布日期: 2006年5月22日
分享按钮

    我作为一名在旅游交通宣传战线上工作近三十年的记者,不仅耳闻目睹了国产旅游客车生产的许多往事,而且也见证了郑州宇通公司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记得1999年我在编印《旅游车船系统名片册》一书时,郑州宇通客车有限公司有多位高层领导入编。那时,宇通的生产、办公地点,既有市区的凤凰路7号———艰辛创业的根据地,又有了刚开辟的十八里河新基地。

  多年来,我曾多次参观过宇通公司的生产车间,多次参加过宇通组织的各种活动,包括新闻发布、新品推广、客户联谊、专题研讨、海外拓展等,深为宇通公司从43年前的老厂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等”而欣慰。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宇通公司的发展也逐年迈上一个个的新台阶,连年创造出令中国客车行业和世界同行所瞩目的骄人业绩。回首宇通历年向世人“广而告之”的口号———“国际化的宇通”,“宇通客车,动‘力’足”,“远见未来,宇通客车;追求卓越,创新无限”,“大众的愿望就是我们的目标,用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等,已化为宇通脚踏实地奋力前行的一个个脚印。早在2001年,我曾写过一篇专访宇通的长文“郑州宇通,国产客车企业中的骏马”,其中有一段话可以为今日辉煌的宇通作一个佐证———原董事长路法尧感到:在有形资产之外,还有更国际、更现代的无形资产可以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产品销售。

  十多年来,每当我在国内各地的高速公路、山区公路、乡镇公路和城市街头等许许多多的地方,特别是在外国等海外市场,看到越来越多的“宇通客车”在行驶时,心中总是涌动着一种别样的激情。一直想写一篇反映“宇通博士后工作站”长文,但愿望却没能付诸实施。我也想起那些未能公开发表的“真实的宇通”、“生动的宇通”的珍闻轶事。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宇通公司路董事长曾带领中层干部前往北京一家客车生产企业观摩学习,没过几年,竟变成为那家企业老总带着各级干部前来宇通公司学习取经。

  一向爱好收藏书报刊的我,注意收集、保存了宇通公司各个时期印发的各种宣传专题资料,以及汽车专业报刊和综合性大报对宇通重要新闻的报道等。这些珍贵史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更加清晰地看出宇通公司的奋进脚步。

  2002年第4期的《今日宇通》企业报,还是16开四版的“小报”,从同年第5期的“北京国际车展特刊”起,就变成了正4开4版的“大报”。在这期报纸上,披露了“宇通全力缔造国际品质、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档底盘,共同实现企业全球化发展,确立在世界汽车强者地位的共同愿景”的雄心壮志。到2003年9月北京国际商用车展时,《今日宇通》又推出了真正的对开大报。2004年7月8日出版的《今日宇通》,报道了宇通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400多位嘉宾共拼宇通宏伟蓝图,携手“纵横中国,共享尊荣”的盛况。

  2003年,宇通公司又推出了大型企业刊物《宇通新时空》。在创刊号上的“宇通季度新闻”里,有一连串令人振奋的消息。在专访文章里,汤董事长坦陈“我最大的压力就是让企业永远适应变化”。果然,宇通在此时开始搭乘“城市公交车”,并且还在挑战“非典”的特殊战场上,率先提出了制造“健康客车”的新理念。在这本“体面而时尚”、客车业界第一本豪华、高档的企业刊物里,还有不少很有力度的重头文章,诸如“专业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等,同时也设立了“车族”、“风情”、“闲读”等栏目。可喜的是,后来连续出版时至今日的《宇通新时空》,保持和完善了创刊时的风格,形成了宇通与客户、与新闻界、与相关单位沟通交流的一道特殊的美丽风景线。

  祝愿具有大家气派、大企象和王者风范的郑州宇通公司,长久地立足于中国强企、世界强企之林。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