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荫三教授于2003年7月19日参加“金龙客车·卧铺车/XMQ6830·产品技术评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陈荫三教授全方位地分析了客车行业的发展态势,同时非常坦诚地道出他对我公司的发展方向及现有产品的看法。
金龙在客运车辆市场要继续走高端路线
经过15年的辛勤耕耘,厦门金龙在我国中高档客车市场上已经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在旅游车市场,金龙的“精品”战略及所获得成功实属不易。金龙客车在巩固旅游车市场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快速发展中的长途客运市场,这不是进行重新定位,而是产品结构的合理延伸。客运市场同样可分为精品(中高档)和普通(中低档)两块,中高档客车与中低档客车的设计理念、成本控制、生产管理、售后服务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当前,客车市场正在急剧的变化之中。中原某客车公司由原来的中低档逐步向中高档市场延伸,触角已经伸向金龙公司原有的市场领域,对金龙客车形成一定的压力。如果金龙公司将触角由中高档下延至该品牌的原有领域——中低档市场,这是不值得做的。目前,我国中高档客车市场远远没有趋于饱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金龙能够在中高档客运市场取得在旅游车市场同样的业绩,那么金龙在客车界的霸主地位很难动摇得了。
客运车与旅游车的区别
客运车与旅游车的区别在于:客运车辆的日行程比较大,除短途客运外中长途客运车的日行程在700~1000km之间,用户要求车辆的保养时间很少;客运车辆运行的道路路况变化大。这就要求客运车辆结实、故障率低、动力性能足,能够及时提供配件和售后服务维修,美观的造型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沿用旅游车的设计思路设计制造客运车就会导致车辆动力匹配偏小、爬坡能力弱、性价比偏小等弊病的出现。
关于客运车辆市场的细分与产品决策
客运市场将是快速客运与普通客运两个子市场并存,相互之间不具有替代性。快速客运基本是运行于高速路,通常一站直达,票价在0.3~1元/座·公里。车辆档次属于中高档次,价位基本在65万元~95万元之间。50%~60%的乘客为白领,对于票价敏感程度不高,比较关注车辆的安全性、舒适度和文化氛围。快速客运市场应是金龙公司的主战场。普通客运主要运行于城与乡、县与县之间,票价在0.1元/座·公里左右,乘客比较关注票价的高低。车辆档次属于中低档,不应该在金龙考虑的范围之内。
中国卧铺车的特点和技术要点
卧铺车是中国的特有产品。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前期,由于火车卧铺车票非常紧张,卧铺车应运而生。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卧铺车的销量在逐步下降。中高档卧铺依然有比较广阔的市场。金龙公司要生产卧铺车也应该定位于中高档,并且根据地区的不同,卧铺车的车身配置及铺位元元布置要有差异化。
卧铺车的内饰必须人性化。下铺高度要大于900mm,乘客可以在下铺坐直,不碰头。上铺的高度要达到600mm的国家标准;前风挡玻璃不易过大,适可而止,以保证运行的安全性;考虑到车内通风,尽量不要密封窗,窗户玻璃一分为二。若采用密封窗,必须有很好的通风设施及较大的通风量;对于快速运输企业而言,卧铺车1/5~1/4的利润来源于行李舱,这与旅游车完全不同,因此要求行李舱要宽大、耐磨,骨架结实,行李舱门高度合理并且防水。
链接:151号文件
交通部下发交公路发【2003】151号文件,要求2003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行业标准(JT/T 489-2003)。届时《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辆分类》将发生重大改变,标准如下:第1类应该小于等于7座;第2类从8座到19座(含19);第3类从20到39座(含39座)、40座或以上属于第四类。车辆分类变化使原来8米车29座的坎已经不存在了,29座和39座的车收费标准变成一样,因此6~7米19座、9.5~10米39座位车将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市场的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