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客车市场:仍是喜忧参半的竞争格局
文章来源: 汽车工业研究 发布日期: 2005年4月27日
分享按钮

    当我们回首2004年中国商用车市场时会发现,与异军突起而大幅增长的载货汽车相比,客车市场延续了2003年遭受“非典”的重创走势,继续趋“冷”,行业利润大幅下降。是何因素导致客车行业深陷泥潭?2005年客车行业是否会走出困境?是汽车界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2004年市场回顾

    1.2004年市场销量统计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汽车销量为507.1万辆,比上年增长15.50%;客车市场销量为1 218 661辆,占汽车总销量的24.03%,同比增长5.12%。2004年客车细分车型的销售市场份额见表1;2004年客车销量与前5年的比较结果见表2; 2004年客车市场月销量的变化趋势见图1。

     2.2004年客车市场特征分析

    2004年客车市场在商用车市场及整个汽车市场中的表现是最不尽如人意的,比低迷的轿车市场的增幅还要低10.05个百分点;而且,2004年客车市场增幅也是近6年来最低的,甚至比“非典”肆虐的2003年还要低10.03个百分点。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运力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2003年以来,运力过剩逐渐成为公路客运市场的主要矛盾之一,受其影响,客车用户的经营效益越来越差。在火车提速的冲击下,公路客运受到了更大的挤压,从而影响了上端的客车需求。第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和相应车贷门槛儿的提高,对客车需求产生了不利影响。第三,燃油价格的暴涨。第四,实行新的汽车排放标准,对客车的约束加大。

    如果从客车各细分车型的市场表现看,大型客车是最大亮点,产销分别为2.62万辆和2.6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3.63%和37.49%,是 4种客车车型中增长率最高的。大型客车需求增长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2004年年初国家出台了建设和完善城市公交的政策,对城市客车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刺激作用。第二,相对于受“非典”影响的2003年的旅游市场来讲,2004年旅游市场回暖,旅游客车需求增大,而旅游客车的主要需求是大型客车,所以使大型客车需求增长。第三,与其他三种车型相比,近年大型客车向高端豪华发展,利润空间最大,相关生产企业因此而对大型客车的技术和服务进行了不断升级,并加大了广告宣传的力度。第四,从长远看,客车市场的发展也将类似于载货汽车市场,呈“哑铃”式发展格局,即大型、轻型、微型品种不断增加,  中型品种逐渐萎缩。 2004年的客车市场初步改变了近年来轻型、微型品种增长较快,大型品种增长较慢的状态,向“哑铃”式趋势发展。

    中型客车产销5.25万辆和5.2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16%和0.74%,市场份额继续萎缩,这种发展趋势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不过产销量同比只是略有下降,但降幅明显低于2003年。

    轻型客车与往年相比,则表现出较为低迷的发展态势,全年产销 40.31万辆和39.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8%和1.52%,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幅下降高达30.17个百分点和28.37个百分点。造成轻型客车产销增幅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除前面分析因素之外,还由于2003年市场基数较大、市场相对饱和及前几年较为看好的SUV、MPV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明显减弱所致。

    微型客车2004年产销75.78万辆和74.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8%和6.71%,与2003年相比增幅变化不大。在2004年汽车工业产销增长率整体下降的大环境下,微型客车能够保持这种发展速度,主要得益于县、乡镇企业及农村民营企业对微型客车的较大需求。

    从图1中可以看到,2004年客车销售的增幅在2月份达到一个峰值,在3月达到最高峰值,这是 2003年“非典”威胁完全消失后的正常反弹;进入4月以后,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开始显现,再加上火车提速、燃油价格的暴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客车需求出现了长达 4个月的下降;进入8月份,因政府从2004年9月1日开始对新增机动车辆实施欧Ⅱ排放标准,国内客车企业对此政策积极响应,特别是8月底欧I车辆大限将至时,客车企业的降价抛售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月销量的上扬;9月份到年底,随着“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的回暖和城市公交车辆的强劲需求,客车市场销量在缓步上升。

  二、2005年客车市场环境分析

    1.市场空间依然很大

    公路客运。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为客车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0年国家投资约2 000亿元,完成公路建设3.5万公里(五纵七横);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超过19000公里,进人世界第二位。这些因素都为我国客车行业发展创造了必备条件。与此同时,西部大开发也为公路客车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据预测,到2005年底,客运量水平将达到年完成道路客运量180亿人次。全国营运客车总量将达到163万辆;其中从事班车、包车、旅游车客运的大中型客车总量将达64万辆;高级客车在客车总量中所占比例将达到10%以上;中级客车所占比例将达到35%以上。

    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全国营运客车总量将达到220万辆;其中大中型客车总量将达到90万辆。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