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编亚星奔驰遇难题 福田奔驰商用车项目推迟
福田奔驰商用车项目没有像业内预计那样在去年底顺利实现合资。前天,北汽控股内部人士透露,北汽福田收编亚星奔驰遭遇难题,是导致该项目推迟的主要原因。
福田奔驰项目推迟
“一旦亚星奔驰的问题解决了,福田奔驰项目就会马上实现合资。”前天,刚刚从北汽福田考察完的北汽控股董事长安庆衡说,北汽福田和亚星奔驰的谈判并没有结束,“春节后还一直在谈。”
但显然,北汽福田遇到了新的困难———去年年中就传言要完成收编亚星奔驰的工作,直到今天还没有最后结果。并且,亚星奔驰方面的内部人士表示,北汽福田与亚星奔驰的谈判在春节后,几近停止。
早在2003年9月份,奔驰的母公司戴克就与北汽控股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除了北京奔驰轿车项目外,另一个受人关注的是北汽福田与奔驰在商用车领域的合作。
由于奔驰与亚星集团1997年在扬州成立了亚星奔驰客车公司,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北汽福田要与奔驰成立合资商用车公司,就必须收编亚星奔驰。
北汽福田与亚星奔驰的谈判几乎从那一刻就开始了。
去年年中和年末两次传出北汽福田即将收购亚星奔驰的消息,当时的信息显示,北汽福田的有关人员已经出现在亚星奔驰,进行最后的尽职调查。在当时看来,收购亚星奔驰一触即发。
“从春节前,就再没有消息了,”亚星奔驰一位中层管理人员说,春节后亚星奔驰内部的员工都不再谈论收购的事了,“我们感觉好像谈判暂停了。”
亚星奔驰中方代表常务副总李晓前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去年北汽福田的人曾在公司出现过,“但春节后没有任何北汽福田的人来过公司。”
亚奔与福田的分歧
之前,有媒体报道双方谈判的最主要的争议在收购价格上,但前天安庆衡明确表示:资金不是问题。那么主要分歧是什么?
严格地说,谈判双方态度的转变出现在去年11月份。
去年11月30日,北汽福田召开规模盛大的庆祝会,庆祝北汽福田第100万辆车下线。但这第100万辆车却不是北汽福田传统的轻卡产品,而是一辆欧V客车,北汽福田甚至为此专门成立了欧V客车公司,单独运作此项目。并且,将在原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的基础上组建一个专门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大中型客车及底盘的事业部。
北汽福田称,欧V客车公司将和戴克旗下的奔驰结为伙伴,强势切入大客车市场。这是北汽福田首次在正式场合透露其与奔驰合作的具体业务。
欧V客车公司的业务正好与亚星奔驰业务相重合。
之前,按照两家公司在媒体上透露出的信息,北汽福田收购亚星奔驰后,将把扬州的亚星奔驰基地作为北汽福田的客车生产基地。
“我个人感觉,北汽福田如果运作欧V客车,收编亚星奔驰后,就有可能把客车生产重心移到北京。”亚星奔驰的这位中层管理人员表示,他认为北汽福田收购亚星奔驰不够诚意,“他们仅仅是为了得到一张合资牌照。”
前天,安庆衡表示,北汽福田不会像外界传言的那样,放弃收购亚星奔驰的生产基地。但如果这样亚星奔驰将与欧V客车形成同门竞争。实际上,亚星奔驰吃过同门竞争的亏。之前,亚星奔驰中方母公司亚星集团,拥有合资企业亚星奔驰和上市企业亚星股份,由于两个企业的业务都是客车,造成了严重的同门竞争,最终导致了两家企业业绩下滑。2003年亚星集团把亚星股份转让给了民营企业家顾雏军。
正是出于这些原因,扬州市政府以及亚星集团对北汽福田的收购心存戒备。
福田亚奔各持一张牌
其实,不论是亚星奔驰还是北汽福田,心里都明白收购不可回避,双方的谈判更多的是收购后如何处理两者关系的问题。而谈判中双方都捏着一张不到最后不出的王牌。
“卖掉亚星的股份是肯定的事。”亚星奔驰的有关人士表示,之前,扬州市政府已经下了改制亚星集团决心,亚星集团持有的50%亚星奔驰的股份肯定要转让。
之前,顾雏军在收购亚星股份时也表达过收购亚星奔驰的意思,但亚星奔驰的外方戴克更愿意和有国有背景的大公司合作,并且纳入其在国内的整体战略———无疑北汽福田是唯一的候选。这对北汽福田来说是一张牌,因此在与亚星奔驰谈判还没有结果前,北汽福田就大张旗鼓地宣布,与奔驰合作的欧V客车公司要在今年完成所有城市客车和城间客车的平台开发,用三年时间,在国内进入前三名,占领国内高端市场。显然,亚星奔驰没有纳入这一规划中。
亚星集团明白这个道理,一旦收购完成,扬州方面将失去一切话语权,这关系到亚星奔驰近2000员工,以及一个成熟的高档客车生产基地,是否能继续发展壮大的问题。亚星的牌就是与奔驰的合资牌照———北汽福田要与奔驰合资,必须先解决亚星奔驰的问题。
前天,安庆衡表示,北汽控股已经准备了几套解决亚星奔驰的方案,但他拒绝透露方案的具体内容。(京华时报)
戴-克项目搁浅高层人事变动 福田陷入困局
■中高层管理人士纷纷出走,以及与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合作迟迟未见动静,这一切令福田汽车陷入了内焦外困的境地
骤冷的重卡市场,将王金玉和他掌管的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汽车600166sh)推到了台前。
4月4日,本报记者了解到,现在福田汽车重卡的日均销量仅维持在60辆左右,而去年同期的日均销量则约在150辆,今年前两个月的总销量在3000辆左右。
一份来自福田汽车内部的材料说:“造成1-2月份福田汽车各品牌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环境因素造成的。”该报告认为,这些因素的影响都是短期的,难以持久。从长远来看,它们对公司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并不大。
不可否认,今年第一季度,整个重卡市场受到诸如银根紧缩、新的政策法规实施等影响,各汽车公司的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对于福田汽车而言,业绩表现不佳应该不仅仅是外部因素所致。
如果这家商用车制造商不能解决其内部存在的问题,它的业绩还将进一步恶化———即便市场的走势有望在第二季度好转。
目前,福田汽车的中高层管理人士纷纷出走。更值得关注的是,与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以下简称:戴-克)的合作有搁浅之虞。
人事震动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4月份起,福田汽车已经有陈言平、方青、董长征、廖赞平、李峰等数位副总经理级别的高层相继离开,福田总部、营销公司等部门的数十位中层也另谋高就,先后离开福田汽车的在职员工已经超过100人。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先以其他公司中高层的身份,被高薪聘请到福田,担任一定的要职,之后这些人的职权范围逐渐缩小,在福田内部经历职位调整的时候,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离职。根据福田汽车的公告,这些高层的离职都在事发后一个月不等的时间内,都以到外地学习等理由对外发布,部分高层的离职甚至根本没有对外公布原因。
有消息称,在5位副总经理辞职后,现担任福田汽车副总经理的张瑞先,被传要离开。其实,这位元老级别的高层要离开福田的说法,在两年前便有坊间版本。最近,他处于福田汽车舆论的风暴眼。不过这没有得到当事人的评论。
在福田汽车内部的一个说法是,这家公司没有秘密,能够沦为传言焦点的事情,有80%都会变成事实。去年底,其原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李峰在被免去职务后,立刻有消息说,他即将离开福田。不几天后,李顺利加盟奇瑞。
现在,人员离职的风头正在向下波及,原来担任福田欧曼卡车销售的总经理周亮,在3月中旬被免职。接近周的人士表示,他正在寻找新的东家,且已经与安徽的一家商用车公司进行接触。
周原为东风柳汽的骨干,深得东风高层的赏识。后来加入福田,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兼欧曼重卡的总经理。近期,不知什么原因,他被免去现职,仅保留总经理助理的身份,同时负责海外事业部的相关业务。
这些已经和正在离职的高层,都曾对福田汽车质量、零部件采购、销售等工作立下汗马功劳,福田现在的赢利表现与他们有直接的关系。他们用脚投票的举动,已经伤到了福田汽车的“神经”。
为了应付不断的人员离职,3月28日,王金玉以总经理的身份要求人力资源部再下令:凡公司管理层,一律不能再用公司的信息网络向外传递个人应聘简历,违者将被降职或撤职。这道指令的意思是说,之前利用公司办公系统寻求其他个人工作机会的种种操作,王总不会进行追究,但在这道指令实施后,王将秉公执“法”。
为了完全执行王金玉的命令,这家商用车制造商的信息部门已经开始全面忙碌起来,凡由公司提供OA办公系统ID邮件的人员,都在监控范围之内。
这项规定已经在福田汽车内部引发了巨大的争论,综合各种说法,有两类倾向的支持度最大,一是,这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人员继续流失;一是,这些措施能否帮助福田汽车改变公司对外的形象。已经和即将离开福田汽车的中、高层都是原本在各领域备受瞩目的人物。他们相继离开后,福田汽车已经很难从其他公司招募到相应的人才,现在不得不从福田汽车发家的山东潍坊和其他子公司借调管理层。
戴-克项目搁浅
对王金玉而言,一个更大的难题是,他曾经引以为荣的联姻戴-克之事,已经停止谈判数月。
2003年9月,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与戴-克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进行大规模合作,其中包括福田汽车与戴-克在商用车领域战略合作项目,但由于客车生产基地的问题上,福田汽车未能与戴-克设在扬州的亚星奔驰公司达成收购协议,所以事情一直处于僵持状态。
按照王金玉曾经给亚星奔驰的出价,扬州方面不仅要无偿将亚星奔驰50%的股权转让于福田汽车,而且还要为此支付200万元至300万元,这遭到来自扬州方面的坚决反对。同时,扬州方面希望能将福田汽车与戴-克合作的客车生产基地继续放在扬州,维持汽车产业对扬州在税收和劳动力就业方面的贡献。而王金玉也有自己的计划,并已经为此做好了另一套计划。
王计划将客车基地放在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2003年5月,福田汽车董事会通过了《关于收购北京第一通用机械厂破产拍卖资产的议案》,以1.158亿元的价格买下这部分资产,并计划将此作为大客的新基地。但扬州市相关方面的强势态度,使第一通用机械厂仍处于等待之中。
为能拿下扬州方面的股权,福田汽车曾暗中与亚星奔驰的外方股东进行联合,奔驰方面不再为这家客车工厂提供技术支持,使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其资不抵债之日时,福田汽车将顺利出手重组亚星奔驰,但由于操作不当这项计划被扬州方面识破,导致三方关系恶化。
据说,时任亚星奔驰总经理的史登科因此与扬州方面发生不快之事,最后拂袖而去。福田汽车与亚星奔驰的关系也越来越远,双方坐在谈判桌前的机会逐渐减少。
现在的状况是,亚星奔驰的中方股东坚决不同意将客车生产基地转移到外地,同时福田汽车重组亚星奔驰的价格不会以福田的方案为主。
这不仅使得福田汽车无法获得客车生产资源,更要命的是,其重卡项目也将命悬一线。根据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规定,戴-克已经与东南汽车建立了另外一个商用车合作工厂,不能再建立新的商用车合资企业。这意味着,如果无法拿下亚星奔驰,福田和戴-克的商用车项目将作水月镜花之想。
参加与亚星奔驰谈判的福田人士表示,谈判能继续下去的条件是,扬州方面的股东进行能够更换。但眼下,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种情势让王金玉处于尴尬之中:一方面不能完成对北京相关方面引进大客的许诺,同时,不能为福田汽车带来其短缺的奔驰技术和车型。但目前福田汽车已将奥铃、风景、欧曼等更换为“钻石”标识,形成两个独立操作的品牌,为引进奔驰做好准备,并且将公司今后发展的重点压宝在重卡身上。于上于下,王金玉都难有完美的交代。因此,在北汽集团内部的规定中,如果福田汽车与戴-克有朝一日能成立合资公司,王将不能进入董事会,不能担任公司的最高领导。
业内人士认为,以做农用车起家的福田汽车现在面临一道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