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伊利萨尔公司6种最新车型日前在天津保税区同时下线。天津公交集团、深圳口岸中旅、广西梧州金晖运输公司、天津中国青旅等当场签订合同,购车102辆,金额达1.54亿元。据悉,该公司已经签订今年销售合同500辆,销售收入近4亿元。
天津伊利萨尔公司于2002年重组后在保税区建立新厂,总投资3000万美元,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欧洲最新车型,生产国内一流的中高档豪华大客车,包括“世纪”、“国际世纪”、“埃维雷斯特”、“新埃维雷斯特”等4大系列8种车型,是西班牙在华投资最大的项目。
去年以来,他们主动适应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环保型公交客车。组织专门力量研制开发了经济型燃气环保CNG公交车,采用美国康明斯原装250马力CNG发动机和德国MAN欧舒特底盘,配有世界先进的自动报站、智能调度控制及卫星定位系统,是目前国内符合节约能源和环保要求的最先进的公交车。
近期,配合天津市快速路的建设,将有一批环保CNG公交车投入运营,成为天津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观点:由天津伊利萨尔看豪华客车企业品牌和市场的双赢途径
对我国的豪华客车生产企业而言,既要保证自身的品牌形象,又要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有时候就像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既要让品牌传递给用户豪华车的形象,又受制于豪华车整体市场空间的容量,因此造成了在我国客车行业豪华客车企业总是长不大的局面,绝大部分维持在年产量500辆以下。这也说明了大部分豪华客车企业在品牌与市场面前要作出选择的时候,首先选择了品牌。
日前在天津伊利萨尔举行的新车下线仪式上,笔者也感受到了这家豪华客车企业在上述两者之间作出选择的无奈。来庆祝新车下线的一位天津市政府官员告诉笔者,天津每年的公交车更新数量在1000台以上,而目前这个市场都被天津以外的客车企业瓜分,现在天津市要支持伊利萨尔,首先会在公交客车的选择上支持。但是天津伊利萨尔这家合资企业的原有产品中并没有公交客车。
在市场面前,天津伊利萨尔需要作出选择了,是放下身段,来生产价位相差甚远的公交客车,还是继续维护伊利萨尔的豪华车形象,放弃这一低端市场。天津伊利萨尔2004年上任的总经理许亚建选择了前者。不同的是,在选择公交车市场的同时,许亚建还选择了继续维护伊利萨尔的豪华车形象。途径就是给公交客车建立一个全新、独立的运做品牌。这和前些年客车企业热衷建设的子品牌类似,但是对天津伊利萨尔而言,这里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外方拒绝把伊利萨尔品牌用在公交车上。于是我们在下线仪式上,便看到同一个车间身披彩带的分别是两个品牌的车辆,豪华公路客车依然沿用了伊利萨尔,而公交客车则使用了一个陌生的品牌——滨海。
关于豪华客车企业尤其是依靠使用外资品牌的豪华客车企业如何做大,许亚建告诉笔者,既要满足外方维护高端品牌形象的要求,又要分食容量最大的中低端市场,建立独立品牌不失为一箭双雕之举。目前客车合资企业的竞争仍然在加剧,不知道许亚建的做法能否给他们带来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