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中国汽车掀起海外并购潮 海外收购是否新出路
文章来源: 北京青年报 张耀东 发布日期: 2004年12月5日
分享按钮

   迅速发展中国汽车的道路可能有很多种,但在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眼里,收购先进的欧美汽车企业是迅速拉近中国汽车与国际汽车差距的唯一办法。上周,在成功收购扬州亚星客车、襄阳轴承进军汽车业将近1年之际,格林柯尔把其在冰箱业并购的本领拿到了汽车行业。顾雏军在京宣布,该公司已经正式收购两家欧洲著名汽车配件、汽车设计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权。

    最近一段时间,与顾雏军一样收购海外汽车企业或者在海外生产的国内企业不在少数,大的有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大宇,并计划收购罗孚。小的也有奇瑞在马来西亚、伊朗设厂生产。一向吸引外资的中国汽车突然大幅迈出海外并购的步伐,跻身到世界汽车的大潮之中。

  顾雏军模式:在海外收购汽车企业,然后再用这个厂的技术在国内建厂

    与财大气粗的上汽集团收购双龙不同,格林柯尔海外收购的重点有所不同,其主要是以收购零部件企业为主。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表示,他在国内已经考察了不下150家零部件厂家,感觉整体实力不足,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额和技术含量都比较低,不能为世界主流的整车厂配套。而配件水平不高,也就决定了中国汽车整体水平难以上升一个台阶。

    于是,此次格林柯尔收购了两个企业。一个是世界著名汽车配件生产商汤姆肯斯(tomkins)的子公司———盖兹国际(gatesinternational)在法国莱维斯(nevers)的汽车管件工厂;另外一个是欧洲著名汽车设计公司雷莱德产品发展公司(leylandproductdevelopmentltd,简称lpd)。顾雏军表示,通过这次收购,格林柯尔不仅一夜之间夺取了世界主流整车厂a集团汽车配件供应资格,而且将中国企业与世界汽车巨头在客车设计技术上的巨大差距缩短为零。

    顾雏军表示,这次收购包括盖兹国际在汽车管件方面11项专利的永久使用权。格林柯尔公司将会利用盖兹公司在汽车管件方面的技术,在中国建立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汽车管件的基地,并计划在2007年实现中国工厂1亿欧元的销售额,将产品销往全球各大汽车生产厂商。为此,格林柯尔正在增加在法国管件工厂的技术投资,初期投入600万欧元。

    他介绍说,格林柯尔收购的另一家公司lpd,前身是英国汽车巨头雷莱德(leyland)汽车公司大车(卡车、公交车、公路客运车等)的研发部门,具备设计从2吨至150吨各型卡车的能力,同时也具备设计欧洲最先进、舒适、环保、无障碍的公交车和公路客运车的能力。通过收购,使得格林柯尔公司的设计和生产技术跨越到与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厂相同的水平,对格林柯尔公司旗下的公交车、公路客运车的生产厂———亚星客车———有近期和长远的技术支撑。

    顾雏军表示,格林柯尔今后还将会收购其他汽车企业。他呼吁说,应该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到海外收购先进的零部件企业,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国内汽车的水平。

    为此,他介绍了其信奉的收购原则:先在欧洲、美国收购一家有技术特点的汽车企业,然后再用这个厂的技术在国内建厂,这样就把国外的技术和国内的成本优势结合起来了。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