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我国城市客车发展新趋势
文章来源: 中国工业报-汽车周报 发布日期: 2004年11月9日
分享按钮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新阶段,八大因素推进加快我国基本实现城市公共交通现代化。绿色公交、智能公交、大容量快速地面公交、一体化公交等四种新的公交方式,为城市公交客车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凸现新的发展趋势:车型发展趋向国际化,生产方式趋向轿车化,市场运作理性化,未来发展趋向集中化。

  2010年我国城市客车保有量将达35万~40万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已进入第三个发展新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5~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全国城市公交客车保有量由1985年的4.5万辆发展到9万辆,出租汽车由2万辆增加到28万辆,公交客运量从250亿人增加到280亿人次.第二阶段是1993~2002年的突破性进展阶段。全国城市公交客车保有量由1992年的9万辆增加到24.6万辆,出租汽车由28万辆猛增到88万辆,公交客运量从280亿人次增加到372亿人次,公交客车平均每年净增18000辆,最近几年城市公交客车市场销售量每年为35000~40000辆,占全国大中型客车市场占有率的40%左右。第三个阶段从2003年开始,我国城市公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升城市公交的科技含量,加快实现城市公交基本现代化。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45%左右。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新增1000万人。我国城镇人口将由2000年的4.4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6.28亿人。今后6年,将有1亿~1.5亿的农村人口进城转为城市人口。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公交客车的保有量将达35万~40万辆,构筑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轻轨、地铁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年运送旅客将达500亿人次,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比例:特大城市达30%以上,大中城市达20%以上,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的主体地位。

 

  全国城市公共交通的主管部门———建设部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今年3月,建设部38号文件出台《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3月18日,建设部发布《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用技术》的公告。5月19~20日,建设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必须大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树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

 

  四种新的公交方式为城市公交客车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根据建设部提出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展公共交通要坚持“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基本原则,贯彻“政府主导、有序竞争、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方针,实现“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争取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速度达20km/h以上,准点率达到90%以上,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建成区大于50%,中心城区大于70%。特大城市基本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5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的比重达30%以上。大中城市基本形成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特大城市达30%以上,大中城市达20%以上。这些指标的确立和实施,对于保护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目前来看,绿色公交、智能公交、大容量快速地面公交、一体化公交四种新的公交方式,为城市公交客车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绿色公交是为了减少交通拥挤、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发展的低污染的有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的城市交通工具,用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和交通运输的系统。它有三个方面的完整统一结合,即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要大力采用绿色交通工具,使用环保动力,提供低排放、低污染、低噪音的新一代公交车辆,推动汽车进入新时代。

 

  智能公交(简称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应用于整个公共交通管理体系,建立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

 

  大容量快速地面公交(BRT)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在面临严重挑战的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选择的系统。它可以尽量降低居民出行时间与费用,同时平衡公共交通的成本。建设部要求,全国特大城市应有一二条BRT系统。

 

  一体化公交是今后公交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向郊区扩大,客观上要求公交线路不断引伸。“城市公交一体化”、“城际公交一体化”和“单位通勤公交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清晰。

 

  到2010年,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我国城市交通的主体地位,城市客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载体和重要技术装备,我国城市客车市场发展趋势将凸现四大变化:

 

  车型发展趋向国际化

 

  大容量城市客车。13.7米大型城市客车和18米大型铰接式城市客车作为快速地面公共交通(BRT)的车辆,13.7米大型城市客车载客量达130人左右,18米大型铰接式城市客车载客量可达200人左右。车辆价格约180万~250万元,并专门配备GPS、无线通讯、电子显示、音像等。13.7米大型城市客车也可用作特大城市主干线的运营车辆。最近,建设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组织国内8家知名厂家合作开发具有国内新水平的首批新车型,将于2005年上半年在北京市公交率先使用。

 

  低地板、低入口、无障碍低地板、低入口城市客车。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国特大城市、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为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及广大乘客提供人性化服务,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客车的低地板化、无障碍化。车辆价格在45万~100万元左右。根据我国城市公交市场的现实购买力,目前,低入口城市客车市场势头较好。

 

  环保型城市客车。根据我国实施环保新标准,欧Ⅲ排放的柴油机、CNG、LNG发动机为动力的城市客车,将成为今后的主导车型。这种车型地板离地高度650mm左右,带空调比例越来越高,可配置自动变速箱,车辆价格在35万~50万元。

 

  电动城市客车。电动城市客车、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将从2008年起开始批量使用,投入奥运会运营。车辆价格在80万~150万元左右,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正在开发研制。样车已在北京投入试运行。

 

  智能城市客车。智能公交,要求公交公司的车队综合管理和车辆调度进一步信息化。除卫星定位和移动通讯设备外,实现车载电脑和将车载电脑与以下车载装置一体化。这种智能城市客车配备IC卡自动收费装置或读卡机、投币机、GPS、车载信息显示器LED或LCD(可实现车载内部显示、外部显示、车站显示、用户终端显示、信息文本显示、通过网站显示、通过移动电话显示)、乘客下车门监视系统、车辆倒车监视系统、安全报警装置、电子控制模块(ECM)、乘客信息装置,公交车上还将使用CAN总线。

 

  车辆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生产方式趋向轿车化

 

  城市客车采用无大梁结构和全承载式车身,地板离地高度350~400mm,大落差前桥、门式后桥、自动变速箱、空气悬挂、缓速器、自动集中润滑系统、电子显示路牌、ASR防侧滑装置、ABS防抱死装置(I类)、盘式制动器、制动蹄自动调整装置、音像设备等新技术、新配置进入成长期。随之,将发展城市客车智能化装置,如GPS、LEC或LCD、车辆监视与安全报警装置、ECM和使用CAN总线等电子设备。城市客车的技术含量和制造难度将会超过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客车的生产方式趋向轿车化。

 

  公交客车保有量和车型结构比例渐趋合理

 

  到2010年,地面城市公交仍是城市公交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城市公交车辆每年净增为1.5万~2万辆左右,实际市场销售量为3.5万~4万辆。根据建设部提出的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比例达30%以上,大中城市达20%以上,如北京市到2008年,300公里地铁建成后,大约承担公共交通的客运量20%,地面公共交通的客运量约承担38%,地面公交客运量将增加10个百分点。我国城市公交客车的保有量预计将达35万辆,市场销售总量6年预计约25万~30万辆。市场需求总趋势是:总量协调、持续增加,主要是车辆档次水平的提高。大型(10~18米)、中型(8~10米)、轻型(8米或以下)的车辆比例,大型可达15%~20%,中型可达60%~65%,轻型可达15%~20%。车辆的市场平均价格可望在30万~35万元左右。

 

  产能过剩未来发展趋向集中化

 

  城市公交的新发展,为城市客车市场带来新的空间。自去年起,客车行业内主流企业纷纷加盟城市客车市场,并作为主打市场之一,为我国城市客车市场的新繁荣和新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公交的发展历程,1985~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从事城市客车生产厂家有20多个厂家;1993~2002年的突破性进展阶段,厦门金龙、扬州亚星、丹东黄海、沈阳沈飞、北方尼奥普兰等10多个厂家进入城市客车市场,从事城市客车生产厂家达30多家;2003年开始,是我国城市公交面临新的发展阶段,宇通、苏州金龙、厦门金旅、安凯、中通、江淮、一汽客车、东风杭汽、牡丹、长城、中大、少林、友谊、桂林大宇、北汽福田等生产厂家进入城市客车市场,从事城市客车生产厂家达50多家。现在,如此众多的生产厂家,引发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不断,减少了城市客车平均利润空间。目前,客车行业进入低利润期。我们看到,城市公交客车市场因批量大,对客车主流企业有较大吸引力,但也要正视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一是有的车型价格相对较低,二是货款回笼相对滞后,三是公交客户自点菜单(配置),引发匹配优化问题,四是公交用户对车辆使用要求高。因此,对城市客车市场需要我们理性的、务实的去对待。生产企业一是要对未来公交客车市场有正确判断,二是要基于自身的发展实力,三是要突破企业发展模式、把握市场切入点和营销策略,谋求新的发展。在2010年前后,客车行业由低利润期进入洗牌期,城市客车发展趋向集中,兼并、收购、重组、集团化势在必行,有可能减少生产厂家20~30家。客车生产企业应立足国内,走向海外。

 

(值班编辑:李芳)
▋新闻关键词:客车 城市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