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提出:加快建立城市普惠体系。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将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重要的瓶颈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认为,个人小汽车出行是交通领域的减排重点。然而,个人小汽车出行并未纳入全国碳配额管理中。在我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中,目前针对个人碳减排量交易也尚无明确政策。
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碳普惠体系来解决上述问题。在碳普惠体系中,各类行为的碳排放可得到准确计量,其中低于高碳水平的行为都能获得激励。通过个人碳账户,用来抵消自身高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社会福利。
郭继孚认为,这一体系能真正体现公平性,由于涉及面广、措施灵活多样,还可有效带动社会营造低碳出行氛围,从而推动公众心智模式、政府治理模式乃至社会运转模式的重要转变。
近年来,北京、深圳、广州等地都相继在碳减排领域开展探索与实践,初步建立了地方性的碳普惠模式。但从全国来看,在调动全民减少消费端碳排放的积极性方面,国家层面尚缺乏明确的定位和体系化设计。
为强化“双碳”目标下个人碳减排的主体责任,推动城市碳普惠体系建立,郭继孚建议,国家层面在促进消费端碳减排、支持碳普惠模式方面,尽快出台体系化指导意见,明确释放信号、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指导地方开展创新实践。同时,结合北京等试点城市经验,尽快开展碳普惠方法学体系研究,启动编制碳普惠方法学。
在技术层面,郭继孚建议,结合国家数字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及地方示范试点进程,鼓励支持以场景为核心开展技术攻关,系统性解决碳普惠体系建立过程中数据贯通、隐私安全保护等关键技术问题。此外,鼓励开发基于碳普惠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创新,为碳普惠体系建设和实践提供支持。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