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作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公共服务,具有基础性、准公益性的特点。受疫情等原因影响,客流持续下滑,公共交通的效率、效益受到质疑,政府补贴在收支反向作用下更显迫切又面临更大压力。接下来,公共交通怎么办?讲道理可行?
一、困难形势大同小异
1.供需结构变化:私人交通蓬勃发展是消费振兴的产物,共享单车估计、网约车蓬勃发展是资本加持的产物,一二线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导致交通出行供给侧更加多元、丰富;各个城市因为所在城市群区域及其地位不一样,人口增减趋势不一,但中小城市人口减少趋势不变;城市化进程、旧城改造等降低城乡出行需求而增加城市内出行需求。
2.拥堵日益加剧:因为交通基础设施增长跟不上车辆规模增长,拥堵加剧是常态,随着消费振兴的推进,中小城市也将面临拥堵。
3.公交优先更难:公交优先是对交通资源在政策导向及使用方面的优先,在资源有限情况下,伴随私人交通力量不断增强,及对舆论的影响力,公交优先的战略越来越难。
4.补贴压力更大:成本的刚性增长及客流的不断下滑,在非专业管理体制机制下,公共交通减量发展成为选择,并进一步恶化公共交通竞争力,恶性循环成为一种常态。
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免票优惠人群增加,在部分城市不给补贴或有补贴政策但没钱支付情况下,公交企业的现金流更加恶化。
二、管理各有特点
5.管理能力不一:大中城市与三四线城市面临问题不一样,行业管理资源配置不一样,概括来说:大中城市行业管理能力强,三四线城市管理能力弱,有些基本处于无所作为状态。
6.管理体制不一:这个具有较强地域特色,但有个比较普遍现象,就是越来越多公交企业股权划到国资平台企业,甚至有的是平台企业的三级企业,导致公交企业在协调资源能力上急剧下降,报个文件给政府都困难。
7.补贴力度不一:不同城市财政情况不一,政府主要领导对公共交通的看法不一致,导致补贴力度千差万别,不给补贴到一辆车一年营运补贴近50万都有,所以同是公交企业,但还是有穷富之分的。
三、讲好公交故事
(一)三四线城市公共交通更趋恶化,因为城市半径小,随着小汽车和共享电动车发展,特别是共享电动车的灵活便利快捷等优势,公交企业面临更巨大挑战,继续以困难困境为由而无所作为,部分城市公共交通消失存在可能。
(二)公共交通面临的上述问题本质都是技术问题,关键是主要领导的态度。一个城市主要领导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是资源约束,每天都在做轻重缓急的取舍——公共交通的资源困难和其他问题的资源困难在决策面前是平等的,倾斜谁?看看南通公交争取的资源。
(三)讲好公共交通的故事是一个技术活,因为要讲清楚当下;是一个哲学活,因为要好的逻辑框架找准问题;是个战略活,因为要能讲清楚未来。单纯悲情绝不是讲好公共交通故事的逻辑,哭也要哭出感人的希望!怀着美好初心,拿着粗制滥造的材料,讲好故事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关键是失去了宝贵机会。
(四)讲好公共交通故事不是与交通本身去比,而是要比其他行业讲的更好。简单期望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去获取发展资源是不现实的,那只是支持态度下的一个理由而已,不支持态度下可以找到百十个类似战略和政策,又有哪个不重要。
(五)去年接触了挺多公交企业,领导们都有情怀,但怎么能够讲好自己的故事?我想还是没有理清的——期望用低价咨询去做个影响自己命运的事,有点太举重若轻;当然只是为了有个动作,低价也就无所谓了。
(六)要说2021我对公共交通认识提高的地方就是——道理很清楚,但道理不解决问题,主要领导才解决问题。
未来,或许会更困难,但请记住:再困难都要用专业讲出价值与希望,然后才有解决困难的希望和办法。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