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AED能否全覆盖公共交通,关乎城市“软实力”

作者:  信息来源:冯海宁之声    发布日期:2020-10-30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和北京市卫健委获悉,27日,北京市启动轨道交通车站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工作。今年底将完成7条线路104座车站AED配置,2022年底前,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实现AED设备全覆盖,一线站务人员培训取证率达80%以上。

3801213fb80e7bec1e23df1ce58c3b3f99506bf8.png

  AED被誉为“救命神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心脏急救设备,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在患者心脏骤停第一时间给予电击除颤,帮助患者恢复心脏跳动。有报告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人数每年高达54万左右,平均每天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可见配置AED何等重要。过去某些城市因公共场所未配置AED,个别人不幸离世。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每天客流量巨大,如果AED覆盖所有地铁车站,不仅对乘客生命安全是种有效保障,也提升了地铁形象乃至城市形象。有调查显示,在38个开通地铁的城市中,只有19个城市的地铁站内配备了AED,而且多数城市并未对地铁车站全覆盖。而北京上述举动表明,AED将对地铁车站全覆盖。

  也就是说,到2022年底,北京所有地铁站将实现AED设备与相关人员全到位。即每一个地铁站都会配置AED设备,同时配备经过相关培训并取证的操作人员。这显然好于单纯的设备配置,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练操作AED,而抢救生命则是争分夺秒。这种全覆盖配置大大提升了地铁系统应急救治能力,乘客生命安全有了守护。

  当然,无论是AED全覆盖地铁车站还是培训相关人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定过程。因此,北京AED设备安装工作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以每站1台AED设备的配置标准,分三阶段有序实施。同时,同步开展AED专业技能培训、应急急救宣传等工作。其中,客流量大的1、2号地铁线优先配置合情合理。

  笔者以为,实现AED对地铁等公共交通领域全覆盖,应该成为每个城市一项重要标配。现代城市都在追求更健康、更安全,当AED覆盖所有公共交通,就能提升城市的健康保障指数、安全保障指数,那么城市形象无疑提升了,这是一种“软实力”,可增强市民对城市认同感,也能增强对人才、投资的吸引力,即城市竞争力将升级。

  其他尚未实现AED覆盖地铁所有车站的城市,也应该像北京一样抓紧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城市管理者应当将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置于城市工作的重要位置。只有在态度上重视,才能做好相关工作。其次,对AED配置次序、时间要有明确的规划部署。再者,确保相应的资金投入。该财政投入的财政要投入,该企业投入的企业要投入。

  在完成AED对地铁车站全覆盖的同时,还要让AED逐步覆盖所有公交车、长途车等。目前,北京顺义区上百部公交车已经配置AED,其他地区也要有这种考虑。当一个城市公共交通被AED全覆盖,市民出行安全保障无疑是大升级。此外,深圳等地的校园配置AED,这也为城市安全加分。期待更多城市在配置AED方面展示“软实力”。

  当然,除了AED设备、操作人员配置到位,还要做好AED日常维护、看管,以及相关单位与就近医疗机构关于急救衔接等工作。


新闻专题

更多>>

2020年金龙客车品牌战

2020年8月26日,金龙客车举行了“建设美好出... 更多>>

宇通客车为央视《走村直播

宇通客车被央视指定为“CCTV-2央视财经频道走... 更多>>

防控疫情 “健康客车”守

大事、难事面前,中国客车行业从来没有让人失望。面... 更多>>

中国中车搭“新巴客2.0

2019年10月18日,影响全球客车界的“比利时... 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