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发改委严控汽车行业产能过剩 燃油车不再获批资质

作者:  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日期:2017-04-10

  面对产能过剩,不仅是在传统汽车领域给予严格限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已经有所动作。记者了解到,目前共有超过200家企业在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但截至目前,也只有包括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万向集团等12家企业获得了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各车企纷纷扩大新能源汽车产能,使得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有了较大提升。如今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的从严执行,也是防止产能过剩的一种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新增产能是2015年的2.8倍,而产量同比仅增长82%。假设这些产能全部释放,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170GWh/年。而来自兴业证券的分析报告显示,中国2016年动力电池需求量约28GWh,预计到2020年动力电池需求量也仅约为90GWh。

 

  记者按照电动大客车与电动乘用车1∶10的市场销售比例估算,170GWh/年产能规模可以满足年产50万辆电动大客车和500万辆电动乘用车的总需求。而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测算,这是我国2025年后的目标。无疑,伴随近年来动力电池扩张高潮,产能过剩问题确实已经日益迫近。

 

  实际上,关于传统汽车产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目前尚有争议,有专家认为“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才是国内汽车业的真正现状。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分散,整车厂超过百家,但大部分车厂盈利能力低下,这就造成了无效产能。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冲动,盲目支持企业上马新项目,进一步放大了无效产能的效应。

 

  上述人士指出,近年来,虽然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有了一定提高,但产业集中度水平较低的局面尚未完全改变,基于产品结构调整基础上的兼并重组仍然是小范围推进,大型企业间的重组仍然是十分少见。且兼并重组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之间,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有限。其主要是由于地方保护本地汽车资质资源和盲目规划扩张所造成。

 

  对此,贾新光表示,目前销量靠前位的车企中,除了个别车企确实存在着暂时的产能过剩外,其他企业都存在着生产紧张的状况。

 

  他指出,对中国汽车业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无效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车企应尽量原地改造,提高单位产出。同时,加快企业间兼并联合、重组。此外,在对有关行业产能评估与审批方面的工作上,不应一刀切,而应使用一些更现代化的手段。

新闻关键词:客车资讯

新闻专题

更多>>

金旅客车服务全国两会

3月3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这... 更多>>

玉柴机器服务全国两会

3月5日和3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更多>>

安凯客车服务全国两会

3月3日和5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更多>>

金龙客车服务全国两会

2017年3月3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 更多>>

最新图片

Copyright 2004-2022 ChinaBus.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2号 京ICP备14048454号-2
版权所有:客车信息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中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发布欢迎投稿意见建议诚聘精英联系我们